帶著全班10位學生到台北兩天一夜戶外教學需要做多少準備?
「校長,如果家長不同意,怎麼辦?」,
「我們就用力的溝通!」
「校長,租遊覽車會不會比較方便?」,
「孩子以後要在社會上生活,我們要陪他們熟悉大眾運輸系統。」
「校長,如果孩子需要情緒放電時,是不是由一位老師陪他,其他人繼續既定行程?」,
「我們一起陪他,有人負責安置安全空間,有人負責告知周圍群眾。行程可以慢,大家一起攜手前行。」
屏東縣新圍國小特教班十個學生學齡從小一到小六,各自有不同的學習困難,共同的特質是他們非常努力,也非常樂意助人,從『製皂快樂』快樂晨間社團學習情形就可以看見。由於在自然課已經學過製作手工皂,因此當普通班學生加入社團時,他們會主動提醒注意事項,也會幫忙指導。週三晨光時間巡堂的高珠鈴校長總是為這美麗的學習風景而駐足停留。當孩子們捧著漂亮的手工皂成品時,校長和他們聊起來也許可以販售,有了收入之後,想要做什麼。有一個孩子先說了「去台北動物園」,接下來兩位特教老師開始和學生討論如何叫賣,以及到台北要去哪裡?校慶運動會那天,劉瑩貞老師克服自己害羞的天性,雙手環抱學生一遍一遍:「這是我們自己做的手工皂喔,都是我們自己做的,天然的很棒喔!」喊一次學生不敢開口,她就喊得更大聲,後來學生們終於大聲叫賣,人也越來越多了,她都快哭了。所有特教老師都會有很深的感觸,小孩帶出去是一個難度,講話又是另外一個難度,能夠在適當的時機講出正確的話又是另外一個更深的難度。老師帶著做,這樣大聲的說出來,其實也是在告訴學生自己「我做得到」。
還有更多感人的歷程,請聽4月11日教育大不同節目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