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旅行溝通在地文化與生活
從北漂到歸鄉的心境相信每位外出遊子的感受都不盡相同。不論是衣錦還鄉還是失意回家,家鄉永遠都是在外遊子最後且堅強的堡壘。今天《幸福密碼》節目,邀請到旅庫彰化創辦⼈邱明憲與大家分享其從北漂到回到家鄉彰化,再到成立旅庫故鄉話的故事。 邱明憲因工作曾在北部生活過一段時間,後來因為父母年紀大了而選擇返鄉生活。剛回到家鄉他也曾不適應,但是他覺得既然選擇回來就應該為家鄉做些甚麼,因此邱明憲選擇從自己專業的旅遊領域出發,藉由旅遊規劃與導覽,讓外地遊客可以更深入地認識家鄉和在地文化。 邱明憲強調了旅遊中的文化交流和地方特色,以及如何通過旅行與社區、地方甚至公部門政府合作,共同創造地方的生機,讓更多在外打拼的遊子也可以返鄉就業,營造屬於在地的幸福。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10月17日(週五)上午10:05-11:0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幸福密碼》節目收聽。(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Podcast當天同步上傳,惟播出時間依各平台為準)
2025/10/17:幸福密碼-用旅行溝通在地文化與生活

用旅行溝通在地文化與生活

2025-10-17
從北漂到歸鄉的心境相信每位外出遊子的感受都不盡相同。不論是衣錦還鄉還是失意回家,家鄉永遠都是在外遊子最後且堅強的堡壘。今天《幸福密碼》節目,邀請到旅庫彰化創辦⼈邱明憲與大家分享其從北漂到回到家鄉彰化,再到成立旅庫故鄉話的故事。 邱明憲因工作曾在北部生活過一段時間,後來因為父母年紀大了而選擇返鄉生活。剛回到家鄉他也曾不適應,但是他覺得既然選擇回來就應該為家鄉做些甚麼,因此邱明憲選擇從自己專業的旅遊領域出發,藉由旅遊規劃與導覽,讓外地遊客可以更深入地認識家鄉和在地文化。 邱明憲強調了旅遊中的文化交流和地方特色,以及如何通過旅行與社區、地方甚至公部門政府合作,共同創造地方的生機,讓更多在外打拼的遊子也可以返鄉就業,營造屬於在地的幸福。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10月17日(週五)上午10:05-11:0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幸福密碼》節目收聽。(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Podcast當天同步上傳,惟播出時間依各平台為準)
S4-EP42  點燃而非注滿:一位校長的教育告白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本集節目邀請寶桑國中楊明政校長深度訪談,直指青春期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與方向,楊校長分享自身經驗,強調孩子極需被理解、被認同,成人必須先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提供對話機會與情感發洩空間,即使每天僅僅10分鐘的陪伴,也能讓孩子感受到關係是良好的。 校長建議家長應扮演關鍵的支持者:成為孩子「強而有力的後盾」,而非直接指導方向的「導航器」。教育的目標是讓孩子快樂、自信,因此必須容許孩子失敗,鼓勵他們從錯誤中調整,當孩子遭遇挫折時,應用鼓勵取代責備,校長強調,家長應看見孩子的優勢,並認知到作品背後「過程更值得深思」。 在教學實踐中,校長分享曾經看過老師透過「感恩日記」建立親師溝通,並將品格議題融入課程(如將數學的「等份」概念連結討論「公平」)。校長認為閱讀是帶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透過師生共讀與身教示範,幫助孩子紮根一輩子。特別在偏鄉教育中,科技工具成為重要助力。許多自學平台(如因材網、PAGAMO、PO)利用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成為「偏鄉每一個孩子的家教」。這些平台不僅提供資源,更透過後端數據,精準輔佐教師,協助孩子全實閱讀。楊校長積極實踐「做中學」理念:鼓勵孩子保有觀察力與好奇心,引導他們從校園教室太熱、營養午餐剩食,乃至海邊的海洋廢棄物中發現問題,並設計解決方案。讓孩子透過木工實作(如製作班級櫃),體驗從無到有的歷程,從而訓練其邏輯思考與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楊校長期望孩子具備禮貌、美感、創意,並透過 寶桑國中25 個社團實現「一身一技」「一身一藝」。他最後以提醒青春期的自己也分享給聽眾:「你 可 以 的!」,鼓勵大人、孩子勇敢去探索未知的道路。
2025/10/15:校長來作客-S4-EP42 點燃而非注滿:一位校長的教育告白

S4-EP42 點燃而非注滿:一位校長的教育告白

2025-10-15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本集節目邀請寶桑國中楊明政校長深度訪談,直指青春期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與方向,楊校長分享自身經驗,強調孩子極需被理解、被認同,成人必須先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提供對話機會與情感發洩空間,即使每天僅僅10分鐘的陪伴,也能讓孩子感受到關係是良好的。 校長建議家長應扮演關鍵的支持者:成為孩子「強而有力的後盾」,而非直接指導方向的「導航器」。教育的目標是讓孩子快樂、自信,因此必須容許孩子失敗,鼓勵他們從錯誤中調整,當孩子遭遇挫折時,應用鼓勵取代責備,校長強調,家長應看見孩子的優勢,並認知到作品背後「過程更值得深思」。 在教學實踐中,校長分享曾經看過老師透過「感恩日記」建立親師溝通,並將品格議題融入課程(如將數學的「等份」概念連結討論「公平」)。校長認為閱讀是帶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透過師生共讀與身教示範,幫助孩子紮根一輩子。特別在偏鄉教育中,科技工具成為重要助力。許多自學平台(如因材網、PAGAMO、PO)利用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成為「偏鄉每一個孩子的家教」。這些平台不僅提供資源,更透過後端數據,精準輔佐教師,協助孩子全實閱讀。楊校長積極實踐「做中學」理念:鼓勵孩子保有觀察力與好奇心,引導他們從校園教室太熱、營養午餐剩食,乃至海邊的海洋廢棄物中發現問題,並設計解決方案。讓孩子透過木工實作(如製作班級櫃),體驗從無到有的歷程,從而訓練其邏輯思考與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楊校長期望孩子具備禮貌、美感、創意,並透過 寶桑國中25 個社團實現「一身一技」「一身一藝」。他最後以提醒青春期的自己也分享給聽眾:「你 可 以 的!」,鼓勵大人、孩子勇敢去探索未知的道路。
少子化時代來臨-當婚姻與生育不再是人生必選題-2
隨著醫療科技提升以及生活環境的改善,延長了人類的平均壽命,而教育程度、所得的提高及產業結構的改變等因素卻使生育率逐年下降。 老年人口增加、幼年人口減少,導致高齡少子化現象。 當狀況尚未緩解前,每個人都要提早做好準備,要準備什麼呢?
2025/10/15:親子加油站-少子化時代來臨-當婚姻與生育不再是人生必選題-2

少子化時代來臨-當婚姻與生育不再是人生必選題-2

2025-10-15
隨著醫療科技提升以及生活環境的改善,延長了人類的平均壽命,而教育程度、所得的提高及產業結構的改變等因素卻使生育率逐年下降。 老年人口增加、幼年人口減少,導致高齡少子化現象。 當狀況尚未緩解前,每個人都要提早做好準備,要準備什麼呢?
公車上的守護神
阿廣在公車上布置了玲瑯滿目的娃娃,穿梭在巷道中,期盼娃娃帶給人們溫暖與歡笑。某一天,卻發現一隻對他來說十分重要的黑色小狗娃娃不見了,正當阿廣煩惱不已時,在他看不見的地方,正默默發生了轉變...... 這台充滿娃娃的公車,難道真的有股神奇的魔力? 歡迎收聽,10月14日22:00~22:30「Listen 看得見的廣播劇」
2025/10/14:Listen 看得見的廣播劇-公車上的守護神

公車上的守護神

2025-10-14
阿廣在公車上布置了玲瑯滿目的娃娃,穿梭在巷道中,期盼娃娃帶給人們溫暖與歡笑。某一天,卻發現一隻對他來說十分重要的黑色小狗娃娃不見了,正當阿廣煩惱不已時,在他看不見的地方,正默默發生了轉變...... 這台充滿娃娃的公車,難道真的有股神奇的魔力? 歡迎收聽,10月14日22:00~22:30「Listen 看得見的廣播劇」
從視覺設計中傳遞幸福的力量
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推動社會改變的齒輪,一幅視覺廣告或設計都有可能改變這個社會。今天《幸福密碼》節目,邀請到6636創意有限公司的創辦人紀淵字與大眾分享,從個人經歷、設計作品以及對家鄉的情感,延伸到設計與幸福、永續,甚至社會參與之間的關係。 從事多年廣告設計工作的紀淵字,擅長將生活體驗轉化爲創作靈感,更會藉由設計來傳遞幸福的信息。他在從事任何一張創作,或者做設計,經常會不經意投入很多情感念。就像他為芳苑灘地藝術季所設計的海牛形象,就是他為了紀念曾經坐海牛車時看到那隻已經死去的海牛,他認為其辛勤的海牛形象,已成為芳苑另一種不可取代的靈魂。 紀淵字在節目中提到臺灣太多城鄉在辦文創活動或是藝術季,但大多數以商業獲利為目的,很少從對一個環境的熱愛跟保育、保護出發的。他認為辦活動背後一定有有理念與抱負,讓有關單位及全民看到才有行動的力量。他舉芳苑的藝術季活動為例,他設計活動的最大目的是希望喚醒芳苑在外的遊子返鄉,為家鄉一起打拼做貢獻。紀淵字強調了設計不僅是服務於特定需求,而是可以成爲一種改變社會的行動,通過設計可以傳達情感、引發共鳴,並促進社會的共同進步。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10月10日(週五)上午10:05-11:0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幸福密碼》節目收聽。(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Podcast當天同步上傳,惟播出時間依各平台為準)
2025/10/10:幸福密碼-從視覺設計中傳遞幸福的力量

從視覺設計中傳遞幸福的力量

2025-10-10
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推動社會改變的齒輪,一幅視覺廣告或設計都有可能改變這個社會。今天《幸福密碼》節目,邀請到6636創意有限公司的創辦人紀淵字與大眾分享,從個人經歷、設計作品以及對家鄉的情感,延伸到設計與幸福、永續,甚至社會參與之間的關係。 從事多年廣告設計工作的紀淵字,擅長將生活體驗轉化爲創作靈感,更會藉由設計來傳遞幸福的信息。他在從事任何一張創作,或者做設計,經常會不經意投入很多情感念。就像他為芳苑灘地藝術季所設計的海牛形象,就是他為了紀念曾經坐海牛車時看到那隻已經死去的海牛,他認為其辛勤的海牛形象,已成為芳苑另一種不可取代的靈魂。 紀淵字在節目中提到臺灣太多城鄉在辦文創活動或是藝術季,但大多數以商業獲利為目的,很少從對一個環境的熱愛跟保育、保護出發的。他認為辦活動背後一定有有理念與抱負,讓有關單位及全民看到才有行動的力量。他舉芳苑的藝術季活動為例,他設計活動的最大目的是希望喚醒芳苑在外的遊子返鄉,為家鄉一起打拼做貢獻。紀淵字強調了設計不僅是服務於特定需求,而是可以成爲一種改變社會的行動,通過設計可以傳達情感、引發共鳴,並促進社會的共同進步。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10月10日(週五)上午10:05-11:0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幸福密碼》節目收聽。(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Podcast當天同步上傳,惟播出時間依各平台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