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友善列印
2018/07/29:生活 In Design-青年打造理想國單元:青年公共事務、參與哲思與討論.主題:數位青年談網路治理.

別只會說網路無國界了.你聽過「網路治理」嗎?7月30日「生活In Design-青年打造理想國」

2018-07-29 臺北總臺
別只會說網路無國界了.你聽過「網路治理」嗎?7月30日「生活In Design-青年打造理想國」

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網路運作並非由單一個人或組織獨立執行,網路的管理也是由全球的多利益相關方共同協議出治 理原則或規範。隨著上網人口節節攀升的現象.而「網路治理」議題隨著近年來連網載具日益普及且多元化,網路治理議題受到全球關注,臺灣當然也 應該參與討論,但國內對這個議題真的擁有足夠的認知嗎?

2011年芬蘭提出了一項名為網路人 權(Internet Human Right)的政策,所有芬蘭國民無 論貧富皆擁有1MB/sec的上網權利,電信公司必須免 費供應低收入戶使用網路。那臺灣的網路政策又是什 麼?

如果以個人有關的部分.每一個上網的人是否都有足夠的資訊安全素養呢?

 

舉例來說..台灣從2005年全面換發國民身分證後,已超過十二年未換發,內政部現正規劃推動晶片身分證(eID),未來晶片身分證將結合自然人憑證功能,民眾可選擇是否按捺指紋及提供虹膜辨識,但資安專家、台權會批評,內政部建置龐大資料庫儲存兩千一百萬人個資,一旦資訊外洩,恐將嚴重影響國家安全。

國內從2005年大力推動開放資料.中央比地方政府更加積極.然而「開放資料」的目的是「政府政策透明化」,並非 開放「人民個人資料」.從公部門到每個公民是否都了解其中的意涵呢?

 

*    您是否關心圍繞在您身邊的網路人權議題?

*     數位青年關心的網路治理議題有哪些呢?

 

7月30日「生活 In Design- 青年打造理想國」.專訪:

自由軟體工作者、公民記者-林雨蒼
開放文化基金會成員-
Pellaeon Lin
台灣人權促進會專案經理-何明諠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https://bit.ly/2I9Pfcp

→播出後線上重聽60天:生活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