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量
80%
2025/07/16:親子加油站-我知道你很難過-談情緒「心情不好怎麼辦呢?」這句話聽起來應該很熟悉。一旦真的心情不好,怎麼做心情才會轉好呢?一旦知道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接下來你該怎麼「因應」是很重要的!你的因應方式可能會讓你的心情止跌回升,也可能讓心情無量下跌。如果你的心情愈來愈糟,就表示你一直沒能做出好的因應。底下是一些有關如何因應心情不好,不讓心情繼續糟糕下去的觀念與作法。
我知道你很難過-談情緒
2025-07-162025/07/12:臺中好棒教育好樣-跨域與深化-強強聯手-STEAM教育的合作推動在科技教育中,臺中市政府注入了越來越多的心力,近年來更是對於STEAM教育有更多的重視。STEAM核心概念包含:跨領域、動手做、生活應用、解決問題、五感學習,引導孩子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強調「如何學」並培養孩子人格特質,從興趣出發導入學習。
跨域與深化-強強聯手-STEAM教育的合作推動
2025-07-122025/07/11:幸福密碼- LV級的科技果乾 健康新食尚台灣號稱水果王國,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鮮美味的蔬果。但是礙於季節性的生產因素,例如想在冬天吃一片清甜的西瓜,那可真不容易!所以,果乾的市場因需求應運而生。今天《幸福密碼》節目,邀請到佳麗果物執行長陳淑敏來跟大家分享如何透過科技化製程製作如花藝般的果乾。 原是經營分析專業的陳淑敏,剛開始受命打算回收一家水果廠商,因考量該廠商庫存中滯銷的水果,轉念思考製成果乾來慢慢銷售,卻因此無意間打開了果乾、果茶的市場。她透過科技化製程讓產品標準化,並結合營養師規劃,將果乾打造成生技級零食,不僅可做為日常的營養補充品,甚至能成為運動選手選用的食品之一。 陳淑敏表示,她從不與農民契作原料,避免農產品的品質因市場價格或種植等因素而有所波動。因此從原料挑選到智能加工,佳麗果物不只是果乾製造者,更是健康飲食文化的推動者。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7月11日(週五)上午10:05-11:0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幸福密碼》節目收聽。(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Podcast當天同步上傳,惟播出時間依各平台為準)。
LV級的科技果乾 健康新食尚
2025-07-112025/07/10:GOGO博物館自由行-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GOGO博物館自由行7/10節目介紹: 一.《博物大旅包》單元: 「紀州庵文學森林」 「紀州庵」初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因緊鄰新店溪畔,景色宜人,成為城南居民的生活重心。1950 年代,二戰後的紀州庵轉為公務人員眷舍,小說家王文興曾居於此,《家變》的部分場景便源於此地。1970 年代起,純文學、爾雅、洪範、遠流等出版社也不約而同的在城南建立。 2004年,紀州庵遺址在臺大城鄉所與城南水岸文化協會努力下,被定為臺北市市定古蹟。 2011 年,在古蹟旁建立新館,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導下,委託文學團隊──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進行文學的展演與推廣活動。 「紀州庵文學森林」目前涵蓋一棟透天獨立三層主建築,與修復完成的古蹟相互輝映。已舉辦千場以上的藝文活動,成為台北的文學基地。更多有關「紀州庵文學森林」請聽今天的博物大旅包。 二.《博物館就醬玩》單元: 主題: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 寫生,是運用畫筆與色彩,將眼前三維空間的實體景物,描繪為二維平面的作品,讓觀者無論在哪一個時空,彷彿能透過畫作看見繪者眼中的景物。我們熟悉的臺灣畫家陳澄波,是個熱愛寫生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幾乎都是在對象前完成的,也留下數張在寫生現場的得意照片。在二二八事件受害離世後,他的妻子張捷以秘密的收藏,也彷彿為他熱切卻不幸隕落的生命「寫生」,為臺灣歷史留下關鍵證物,當中也有許多見證時代的生活文物。 本特展以「寫生」為核心概念,透過文物與周遭布置的訊息,試著將關於張捷與陳澄波四維時空的故事,表現在三維空間的展場中。我們著眼於重現張捷與陳澄波的事蹟,更希望讓來到展場、帶著不同生存歷程的觀眾們,也能感受他們純眞而活潑的氣息,領略他們經年累月、寫生而成的時代風景。 展覽連結: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 來賓: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 黃裕元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GOGO博物館自由行即時線上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GOGO博物館自由行播出後線上重聽 節目播出後線上保留60天。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
2025-07-102025/07/09:青年故事館-用電腦改變世界:青年志工在肯亞的行動力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配合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計畫,舉辦「青年海外志工服務績優團隊交流分享會徵選活動」,遴選傑出的青年海外志工服務團隊,展現多元創意的服務內涵,也擴散青年海外志工分享與學習效果。 今天來到青年故事館的是「清華大學國際志工肯亞團」的李睿珊和廖庭輝,他們在112年海外志工績優團隊評選中,獲得「團隊籌建與傳承延續」特優及「服務成效與評估」優等的肯定。志工團多年來前往非洲肯亞,推動資訊教育服務。他們募集電腦,親自檢修後海運至當地,與合作夥伴一同打造電腦教室。 他們不只是把資源送到肯亞,更希望真正促成教育的改變,除了資訊素養課程,更是學習程式設計,希望可以讓孩子們能夠擁有一技之長。而透過長期深耕與當地社群建立連結,清大國際志工肯亞團也努力讓教育的影響力延續,期許更多孩子能透過科技翻轉人生,也讓教育的種子在肯亞各個角落持續發芽。 就讓我們一起透過本週的青年故事館,來聽聽他們的精彩故事吧! ▼▼▼▼▼▼▼▼▼▼▼【FOLLOW MORE】▼▼▼▼▼▼▼▼▼▼▼▼ ●海外志工計畫:https://www.yda.gov.tw/plan.aspx?p=1025 ●清華大學國際志工肯亞團FB:https://www.facebook.com/nthukenya ●清華大學國際志工非洲團IG:https://www.instagram.com/nthu_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