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專校院的升學管道十分多元,主要有7個管道可以升學科技校院,學生瞭解自己特長,善用各管道特性,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進入理想中的校系就讀。
首先介紹都不用透過大型測驗(統測、學測),就可以報名的4個管道:
(一) 從年初開始,就有「特殊選才」,具有特別之經歷成就、學習背景或是參加青年教育就業儲蓄帳戶方案2~3年期的青年,符合校系所訂的申請條件即可報名,繳送資料或參加面試等指定項目甄審,於每年的12至隔年2月間辦理。
(二) 全程就讀同一所技高學校,在校成績排名前30%的學生,可經過技高學校的推薦,參加「繁星推薦」,由每校遴選出15人,使每一所技高生都有機會錄取優質科大。
(三) 喜歡動手做,取得勞動部乙級以上技術士證、專技人員普考證書,或是參加國內外技藝技能競賽榮獲名次的同學,可以參加「技優保送」或「技優甄審」管道。
1. 「技優保送」可以讓獲得國際或全國競賽前3名或具有國手資格的同學,選擇一個招生類別報名,再用選填志願來分發科大,在每年的2~3月辦理。
2. 「技優甄審」可以讓獲得其他名次或是乙級以上技術士證的同學,至多選擇5個校系報名,除了要上傳備審資料外,部分校系還會自訂到校的甄審項目(面試或實作)。
有2個管道一定需要統測成績的是「甄選入學」及「聯合登記分發」。
(四) 「甄選入學」是技高學生升學最主要的管道。主要讓同學在考完統測後,可以藉由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以及參加各校的甄試來升學。同學可以選擇6個志願報名,通過第一階段統測成績篩選的同學,需要在第二階段上傳備審資料,並且參加各校系的甄試(包含面試、筆試、術科實作等),在每年5~7月辦理。
(五) 「聯合登記分發」就僅以當年度考生統測各科成績、計算加權計分,再依考生選填志願序來分發,最多可以填199個志願,接續在甄選入學後辦理每年7-8月。
(六) 如果是就讀高中普通科的同學,可以用學測成績來報名「四技申請入學」管道,把握申請科大的專屬機會。學生可以選擇6個志願報名,通過人數篩選後要再參加科大的複試,以學習歷程備審資料審查及面試為主,在每年4~6月辦理。另外,四技申請入學是由校系通知錄取的學生進行報到程序,尤其是備取的學生更要注意,僅有3天的時間,以每梯次3~4小時1次進行報到,包含晚上的時間,總共只有7梯次,提醒學生要密切注意錄取校系的通知,順利就讀科大,成為科大新鮮人。
前述招生管道都是由「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專責承辦,各式簡章預定在11月底12月初公告,各管道規範依正式簡章公告為準。
除此之外,各技專校院有辦理「日間部或進修部單獨招生」,包含一般系組、藝術、運動、產學攜手專班、身心障礙、在職專班、新住民等各型態進修機會,升學機會極為暢通。各校如有招生訊息也會公告在招策會網站,或可自行查閱各招生學校網頁。
音量
80%
教育開講
技專校院114學年度考招制度重點宣導
2024/08/26
單元介紹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
- 05/132025技之勇者-職業試探與適性發展共育計畫
邀訪來賓:李彥希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 05/122025華語教師赴外任教經驗分享
邀訪來賓: 楊千緻 教育部補助赴外華語老師
- 05/062025煙蛋不是蛋,當心用了會完蛋(電子煙防制)
邀訪來賓:黃久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授
- 05/052025國際體育事務人才培訓營招生
邀訪來賓:陳鴻杰 中華奧會國際關係組高級專員 / 吳沛恩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結訓學員
- 04/292025你我,都是技職永續的破風者—談職業試探與適性發展共育計
邀訪來賓:蔡秉欣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綜合企劃科科長 / 薛博文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創新創業發展處處長
- 04/282025行動工程師人才培育計畫
邀訪來賓:王秋燕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教授
- 04/222025技術型高中與科技大學合作 3+2 新五專模式專班招生宣導
邀訪來賓:蔡秉欣 教育部技職司科長
- 04/212025學術網路資安防護經驗分享
邀訪來賓:李美雯 國立臺灣大學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老師
- 04/152025讓教育設計成為臺灣的世界座標
邀訪來賓:陳慕天 社團法人美感細胞協會創辦人理事長
- 04/142025第11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二)
邀訪來賓:林俊宏 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 04/082025科技華語課程宣導
邀訪來賓:林芝立 學術交流基金會計畫長
- 04/072025第11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一)
邀訪來賓:王玫 東南科技大學教授
- 04/012025與美感經驗共舞 —孩子的 100種語言
邀訪來賓:林玫君 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教授 / 林彣娉 臺 南市仁德區德南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教師
- 03/312025融合教育新趨勢-特教資源班間接服務的內涵與實施
邀訪來賓:廖聖惠 臺北市吳興國民小學教師
- 03/252025跨專業團隊實證本位之特殊教育海外見習計畫
邀訪來賓:朱思穎 國外教育見習計畫之計畫主持人 / 鍾岳蓁 師資生
- 03/242025推動企業或個人捐贈贊助體育運動政策措施
邀訪來賓:張儒民 體育署產業組科長
- 03/182025114年性別平等教育日策展
邀訪來賓:柯乃熒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 / 鍾安峻 社團法人台灣愛之希望協會副秘書長
- 03/172025114年全國原住民運動會
邀訪來賓: 黃伸閔 高雄市運動發展局 全民運動科科長
- 03/112025幼兒情緒教育
邀訪來賓:周育如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 03/102025活到老,如何學到老?一起發現終身學習的可能性
邀訪來賓:鄭揚宜 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03/042025學生體適能檢測推展
邀訪來賓:王鶴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 03/032025「失能重度兒童水中適應運動指引」— 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運動的權利
邀訪來賓:姚在府 國立清華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