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教育開講

校園精神疾患學生處遇

2020/12/07
邀訪來賓:廖士程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身心醫學科主任/學生心理輔導中心主任
單元介紹

透過專業溝通傳播-創建精神疾患資訊對等的溫暖和諧社會

    在醫學領域,裡精神醫學是一門與大眾關係最密切、涉及年齡層最廣,病情也最複雜的醫學專科,內涵是關於心智及精神疾患的預防與治療。雖然重要,但在臺灣也是最受社會大眾排拒的一門醫學專科。同時,因為害怕被貼標籤,影響人際觀感,更讓精神疾病患者成為最諱疾忌醫的病患族群,進而形成耗費大量社會成本的巨大隱憂。

    然而要徹底有效解決這項重要公共議題,絕不是只先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國民,在各級學校中篩檢出潛藏病患,利用制度規定早期發現、早期輔導就醫就獲解決,因為對於受治者及其家人來說,這樣的作法有可能只是越早發現越早被貼標籤的多重傷害,我們反而更應該思考,讓沒有精神疾患困擾的絕大多數民眾,對精神疾病的發生、界定、治療及癒後有一個全方位的正確醫學觀念,去深切瞭解精神疾患朋友的處境,進而形塑正向的社會氛圍-讓同情變同理、讓擔心變熱心、讓孤立變鼓勵、讓冷漠變熱情。

    身為社會公器的媒體,資訊的守門人,我們希望透過與精神專科醫師詳細的訪談及講解,讓所有人(包括可能的患者),能清楚瞭解鑑別診斷的分類依據,破除模稜兩可的刻板印象,用心協助、關心身邊有身心疾患症狀困擾的朋友,一起努力,把過往不正確及不公平的標籤撕掉、創造共享一個溫暖、有愛的社會;而對於患者來說,也因為瞭解病因更願意和醫師討論病情,徹底改善醫病關係。

    我們知道這不是一兩天可完成的大工程,但是為了讓臺灣社會更加和諧,大眾對於正確醫學觀念更加瞭解,我們願意製播醫學專題,而且會繼續不斷努力。

以下請聽今天的教育開講,由我對臺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廖士程醫師所做的專訪。

心得筆記
播放時間00:00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