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主辦的「113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競賽結果揭曉,共有15組平面、電視、廣播媒體團隊及4所學校榮獲獎項。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臺東分臺李思瑩的作品「從漂流到重生-啟發生命新價值」聚焦於臺東綻放光芒的小人物,對於環境保護與社會帶來的影響,榮獲廣播新聞報導類特優。
李思瑩表示,「從漂流到重生」系列報導呈現臺東具啟發性、建設性和人文關懷的故事精華,報導共分為兩集,訪問在地藝術家以惜物之心,賦予廢棄物嶄新的價值和生命,讓大家眼中的「垃圾」也能華麗轉身再現永續價值。另外一集報導則聚焦於更生人因毒品案入獄「漂流」到臺東,在服刑期間通過藝術陶冶「重生」,找到新的生命價值,致力於到獄中推廣沙畫藝術,這份正能量成為其他收容人的榜樣和引路人。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妙熙法師表示,媒體從業人員踴躍參與獎項,在新聞倫理與專業精神上表現卓越,始終以真實、正確的報導為社會帶來正向影響。公會將堅持理念,展現社會責任,凝聚公眾信任,共同促進國家與社會的進步。
主辦單位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表示,徵件期間共收到189件作品,包括平面新聞報導59件、廣播報導37件、電視報導93件。為鼓勵大學新聞傳播相關科系學生參與,並培養未來媒體人才,今年起特別增設學生組競賽,共有4件作品獲得佳作。贈獎典禮8月30日晚上6點在國立中正紀念堂演藝廳舉行,同時也將舉辦「113年記者節慶祝大會」及「第30屆第2次會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