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向海洋致敬!新北跨學制攜手合作海洋防溺自救課程

2022-08-08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石門遊艇碼頭安全水域實際體驗著衣自救

石門遊艇碼頭安全水域實際體驗著衣自救

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與臺北海洋科技大學攜手合作,規劃扎實的三階段海洋防溺自救課程,以增進國小學童戶外親水活動安全觀念,在今年已經辦理了20個梯次,提供北海岸地區小學約200名學童受惠,防溺自救學起來,玩水也能好放心。

 

「防溺自救」是從事水域活動前必須要了解的觀念,而游泳僅是自救的一部分,還有對水域環境的認知與判斷、水感熟悉度、如何等待救援,石門國小校長蔡清寬表示,第一階段為水域安全數位課程與測驗;第二階段於校內設置移動式游泳池,實施基礎游泳與自救課程;第三階段善用鄰近學校之石門遊艇碼頭,進行開放性水域防溺自救課程演示。

 

蔡清寬校長補充,以三階段防溺自救課程,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能或生活經驗,引發與維持學生親近海洋的學習動機,整體課程先於岸上移動泳池教導呼吸控制、漂浮、移動及潛泳能力,待學童適應後,再視每位學童狀況評估是否適合前往碼頭安全海域進行著衣自救體驗,讓學童能真正感受海裡的湧流,獲得實際在海中與泳池的不同感受與臨場練習。

 

參與本次課程的中泰國小許允誠同學滿心歡喜地說,自己原本很怕水不敢下水體驗,現在自己可以在海中坐在獨木舟上,很謝謝教練的指導;石門國小廖昱凱同學自信滿滿地回饋,原來會游泳和會自救是不一樣的,自己學會了在海中仰漂及獨木舟翻覆時如何自救,真是太棒了,好期待下次還有這樣的課程。

 

教育局表示,學生游泳課程自民國108年起納入12年國教課程綱要-健體領域課程,加上每年補助學校實施學生游泳自救課程,課程內容包含防溺自救知能系列,在學校游泳池全面執行著衣入水政策,強化防溺自救實境,建立學童水域活動防溺認知與行動,從小培養水域活動自救能力,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懂海洋、愛海洋,落實向海致敬國家政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