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壽豐鄉水璉部落,位在臺11線上的小部落,人口不多,卻出了許多醫生、老師、歌手,真可謂地靈人傑。今天節目邀請到水璉部落阿美族人─東基一般外科劉顥晢醫師,家族是醫生世家,從叔公輩開始從醫,到父親、伯父、姑姑們,一直到劉醫師這一代,包含自己,還有堂哥、堂姊、堂弟,共有11位醫生,繼承家裡的事業。
劉顥晢醫師從小耳濡目染,也常聽父親說,最喜歡看到的是病人跟他說謝謝,這個謝謝會比你獲得金錢上的收入更滿足,於是在國中時期也決定讀醫,父親也鼓勵他,如果不排斥這個行業,可以挑戰看看,劉醫師說,「其實真的不好考,也會緊張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可以考上。」
順利考上後,也從慈濟大學醫學系畢業,接著到台北馬偕住院醫師訓練,這卻成為從醫過程最辛苦的階段之一,「一去才知道原來外面的世界跟花蓮是差那麼多」,劉醫師說,周一到周六都要加班,每一天都不輕鬆,雖然曾想提離職,但就當作是磨練的機會,訓練過程很感謝有前輩老師們的指導」;其二,現在擔任主治醫師,治療跟計劃都要自己擬定,手術的成敗也是自己負擔,責任更加重大。
一路上劉醫師很感謝家人的陪伴,「爸爸是很好的身教」,雖然與父親的個性、專業不一樣,但常會互相交流,父親的陪伴比工作上的意見更為重要;而劉醫師的母親更是心理上的扶持,常關心他在學校、工作上的狀況,讓劉醫師能盡全力幫助更多病人。
除了醫學生涯,劉顥晢醫師與家人們有一個共同的興趣,就是聚在一起一把吉他彈奏歌唱阿美族歌曲,歌聲中連結了與族人、與土地的感情,劉醫師也特地製作Podcast節目【阿美族音樂分享 Radiw no Pangcah】,邀請父親在頻道中介紹音樂裡的母語詞彙、部落生活、文化歷史等,讓有興趣的人能夠聽見水璉部落豐富的故事。
節目中,劉顥晢醫師現場自彈自唱一首部落傳唱歌曲,由於沒有正確的歌名,暫時取名為返鄉,母語歌詞說著部落青年在外工作,告訴父母親,自己將翻山越嶺回到水璉,在最後的一個大轉彎處就看見,他的情人拿著手帕歡迎他回來,而中文填詞則描繪水璉當時的生活風光。歡迎大家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