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百年前臺灣人的行李箱嗎?
來一趟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手路島編生活藤工藝展」帶你領略台灣百年工藝之美!
從過去原住民背籃再到西化的行李箱。日治時期,隨著縱貫鐵道的完工通車與輪船航路的建置,南來北返成為臺灣民眾的日常。
過去、常見的手提行李箱是以桂竹構成,四邊點綴精美的藤飾,不僅可以加固箱體、防止碰撞,不同手路更增添美感。後來、戰後離散,堅固耐用的行李箱更成為人人逃難的必備品。
「手路島編生活藤工藝展」中,工藝大師莫永崇以黃竹交織出凝鍊、沈穩的手感,細看它、與今日國外名牌行李箱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你也相信,真正打動人心的,是那些慢慢做、用心活的東西。那麼,誠摯邀請你走進展場,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
「手路島編生活藤工藝展」展期到6月29日止。
今天節目中邀請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簡惠華主任、台中文史復興組合格魯克老師,帶我們回顧生活裡藤的蹤跡,也分享職人的故事,聽聽工藝師如何在時代的縫隙中,靜靜守住一門工藝,一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