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東南亞」的印象一直是模糊的一塊。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這些各具特色的國家,除了國名和簡單的歷史背景之外,一無所知,或許僅憑著對外表、服飾或飲食等最表淺的認識,或是媒體報導外勞逃跑、鬧事的新聞就決定了我們對東南亞的印象(落後的,貧窮的),其實,我們對東南亞的認識是殘缺狹隘的。
移工早已是台灣人文風景中重要的一部分,漁船,工地,車站廣場,餐館,形形色色操著外國腔調的勞動者身影我們並不陌生,更何況還有更多新住民加入我們。可是我們跟東南亞的距離始終是地理上很近、心理上卻很遠。
台灣人可能需要花更多時間,來學習擺脫對東南亞的偏見!畢竟認識東南亞也是當前台灣不能迴避的嚴肅功課,因為在下一章的台灣史,東南亞將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今天節目中特別邀請的.從事東南亞文化教育工作的陳蓁,分享她為什麼特別關注東南亞文化(學習印尼語)的契機,如何翻轉學生對東南亞國家的偏見,引導學生學習尊重與包容的態度,並培養多元的國際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