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斷創新的科技,傳統工藝該如何融入與連結國際社群?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現正舉辦《如果時間是穿戴且折疊的》天然纖維與雷射染展,以科技結合數位製造,以雷射染計畫為載體,重新建構天然纖維與染色的可能性。
工藝中心主任許耿修表示,近幾年工藝作品朝向多元發展,嘗試生活中的各種無限可能,讓設計面有更多表現,像是加入科技元素,已經做了好多年,這次是充滿嘗試性的展覽,透過雷射的方式,呈現雷射燈的軌跡變化與顯影方式,把很多認為無俚頭的想像化為可能。
展件中有幾幅作品是在雷射染印花上疊染天然染色,取其適用於天然纖維之特性,嘗試使氰版染料在反覆煮染的過程中褪色、再以天然染色中能與氰版染液結合者覆染;數次覆染後,原本的印花與染液的交互作用而產生色澤異變和邊界模糊,一如跨領域合作中,來自不同背景的參與者相互交流而產生質變,結果不可預期。這些以工藝為媒介衍生的社群合作,以技藝交流為始,連結不同社群的文化和技術,在建立社群網絡的同時,也將工藝向未來延伸、擴展邊界。
「如果時間是穿戴且折疊的」特展-展期至109年2月23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