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文教專題

我們與糧的距離

2025/03/23
邀訪來賓:楊朝全 大禹國小校長 / 王瀚毅 大禹國小教師 / 林駿宏 返鄉青農 / 學生們 大禹國小 / 黃子誠 大王國小 / 林建中 百大青農 / 吳菁菁 臺東農改場推廣課農村生活研究室主持人 / 陳怡君 成功國小校長 / 游文霓 主任 / 林昕葳 學生 / 邱品勳 學生 / 紀伊夏 學生
單元介紹

2023 年《糧食供需年報》出爐,國人越來越不愛吃飯,吃得少,再加上氣候異常,降雨量少,2023年嘉南地區停灌,農田沒有水可以灌溉耕作,根據年報,2023穀物生產量減少 10.7 萬公噸。

 

另外一方面,不僅是稻米與麥的產量變少,大豆、玉米、高粱等雜糧自給率相當低,例如大豆 2023 年自給率僅 0.2%。

 

國內穀物生產減少,隨著烏俄戰爭持續、氣候變遷無法掌控,進口穀物價格上漲,糧食安全也更常被討論。

 

但如何增加糧食自給,除了要穩固國際貿易關係、增加糧食的生產率,還必須搭配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觀念,透過食農教育讓消費者認識在地作物,更珍惜土地上的每一分產出,降低對進口的需求,從消費端影響到供應端。

 

今天的文教專題,帶您一起走訪花蓮大禹國小、基隆成功國小、台東太麻里鄉的大王國小,來一趟從糧食開始的永續旅程。如何在校園中,透過食農教育,拉近孩子與糧的距離,了解口中的食物從何而來,更珍惜家鄉文化。

基隆成功國小食農教育帶孩子認識雜糧

基隆成功國小食農教育帶孩子認識雜糧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