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友善列印
2020/01/31:生活 In Design-聽檔案說故事單元:檔案應用與國民記憶庫集.主題:萬變甘味—多元的糖業產品

過年吃甜甜-來聽台灣製糖史

2020-01-31 臺北總臺
過年吃甜甜-來聽台灣製糖史

台灣自荷蘭統治時期就有製糖業的經營,在日本統治期開始蓬勃發展,並逐漸由傳統的糖廍、改良糖廍轉型為現代化新式製糖工場,而台灣第一間新式製糖工場─橋仔頭製糖所,是由日本三井株式會社之子公司「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於1901年設立,而後新式製糖會社在台灣總督府的獎勵政策下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成立;

根據統計台灣全島於日治時期曾出現共44間新式製糖工場。其規模、機械化程度皆是當時台灣農村地區前所未有的,為各個原為農村地區的環境、人口、經濟、地景、生活型態……帶來劇烈變革。

 

在1950-60年代時,台灣糖業公司更因大量外銷糖產品,成為當時台灣最大的企業。但後來國際糖價長期低迷、生產成本過高等因素,使得台灣的製糖業逐漸沒落。在1990年代時,過去曾是周邊居民就業與經濟重心的糖廠,紛紛開始裁撤、併廠,僅有少部分轉型為觀光糖廠或維持製糖得以留存;這巨大的轉變除了在地方產業結構上造成影響外,閒置廠區再利用也經常是台糖與地方政府頭痛的議題。此外,在糖廠停閉後,人們對於糖廠的記憶也將隨著時間而逐漸消逝、淡化。

 

俗話說「吃甜甜好過年」,新春年節到親友家拜年,大人小孩少不了都會吃糖果,象徵新的一年有個甜美的開始。糖果由砂糖提煉而成,在砂糖製作過程中,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產品,為日常生活注入便利性,這正是萬變甘味的最佳註腳。讓我們在國家檔案的引領下,一同認識多彩繽紛的糖業產品。

相關連結: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網站

 

01月31日「生活 In Design- 聽檔案說故事」.專訪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協同研究員-陳怡行

 

 

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生活 In Design 即時線上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