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友善列印
2018/12/03:生活 In Design-話題星期一單元:教育文化趨勢.主題:資訊過載假消息流竄的時代.誰要負責任?

你還在轉傳假消息嗎?資訊過載真假難辨的時代.你是阻力還是助力?

2018-12-03 臺北總臺
你還在轉傳假消息嗎?資訊過載真假難辨的時代.你是阻力還是助力?

「假新聞」早已成為全球各國政府棘手的難題。早在數年前,歐盟各國為了反制俄羅斯的網路作戰滲透,已經著手因應「假新聞」的挑戰。甚至兩年前的英國公投「脫歐」事件,據傳,背後也有特定集團透過社群媒體操作。最著名的案例還有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l)竊取「臉書」客戶個資干預選情的發展,間接導致川普的勝選。繼俄國之後,中國挾其「銳實力」,也透過許多「假新聞」的網路作戰策略,針對特定國家(如台灣)進行分化與滲透。有人甚至認為,社群媒體已經被不肖之士作為發動一場看不見炮彈的網路作戰軍備競賽。

為此,包括臉書、推特、YouTube等全球最大的社群公司紛紛進行內部改革來挽救企業形象。這些引領全球社群互動革命的矽谷媒體大亨們,在事業功成名就之際,猶如鳳凰攀上枝頭,捲動世界風潮。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夕致富成名的代價,必須用更大的責任來向全世界交待。對抗惡意「假新聞」傳播,需要政府、個人、媒體共同的努力,但提供「假新聞」主要傳播媒介的社群媒體與通訊軟體公司,必須踏出負責任的第一步。

網際網路的便利使人產生依賴,現在的社群網路和科技發展讓謊言的可信度增加,且散布速度更快。不管在政治和選舉上、飲食健康生活上,或是理財決定上都是一樣,錯誤的資訊帶來錯誤的決定。要避免亂象擴大,一方面個人能做的就盡量做,包括不隨便轉發訊息並做好基本查證。另一方面要設法課責網路平台,讓他們擔負起應該有的社會責任,因為要對付利用科技產生的騙術,就要運用科技的方法最為有效。

 

**【資訊過載真假難辨的時代.你是阻力還是助力?】

 

12月03日「生活 In Design- 話題星期一」.專訪:

政治大學新聞系-劉慧雯教授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生活 In Design 即時線上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節目總覽/生活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