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友善列印
2018/07/27:生活 In Design-聽檔案說故事單元:檔案應用與國民記憶庫集.主題:大專集訓 成功嶺的甘苦回憶

回首台灣4、5、6年級男生獨有的回憶-成功嶺「大專集訓」.7月27日「生活 In Design- 聽檔案說故事」

2018-07-27 臺北總臺
回首台灣4、5、6年級男生獨有的回憶-成功嶺「大專集訓」.7月27日「生活 In Design- 聽檔案說故事」

台灣從民國48年起實施「大專集訓」,大專男生須赴台中成功嶺受14周軍事訓練,後來改為8周,大一入學前實施,民國61年起縮短為6周。大專集訓在民國88年2月畫下句點,成功嶺成為4、5、6年級男生獨有的回憶。

成功嶺至今仍是遠東最大陸軍軍事基地,面積252公頃,約等同10個台北市大安公園。日據時代是賽馬場和高爾夫球場,光復後改為軍事訓練基地,平常是陸軍新兵訓練中心,寒暑假時改為大專集訓中心,編制為兩個學訓師,可容納2萬名新兵。

民國89年以前,剛考上大學的男生,除非免役,否則必赴成功嶺集訓完才能向大學報到註冊。不同於大陸的軍訓,台灣只有男生要上成功嶺,第一件事就是剃平頭,以致於受訓結束時,每個大一男生都是小平頭。

民國88年2月,送走最後一梯寒訓大專兵後,成功嶺大專集訓成為歷史名詞,累計歷年受過大專集訓者達133萬餘人。

成功嶺在台灣人心目中是特殊的存在,歷年在這裡拍過的電影、電視劇將近10部,也有直接以成功嶺為名的電影。現在國防部支援拍攝的軍教片,幾乎都在成功嶺取景。

相關連結:檔案管理局

【回首台灣4、5、6年級男生獨有的回憶-成功嶺大專集訓】

 

7月27日「生活 In Design- 聽檔案說故事」.專訪: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許峰源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https://bit.ly/2I9Pfcp

→播出後線上重聽60天:生活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