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友善列印
2018/03/22:生活 In Design-聽檔案說故事單元:檔案故事與歷史事件.主題:關閉政策與日洲丸事件.

1950年代台海冷戰時期大事記-關閉政策-日洲丸扣留事件

2018-03-22 臺北總臺
1950年代台海冷戰時期大事記-關閉政策-日洲丸扣留事件

1949年6月起,中華民國政府針對中國共產黨政權,由中華民國海軍渤海南海海域實行的軍事封鎖政策。1950年,擴大封鎖區域,基本封鎖了中國大陸全部海岸線,意圖摧毀中國共產黨控制下的中國大陸的經濟。1950年代後,逐步演變成中華民國方面在台灣海峽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封鎖,稱為關閉政策。

 

隨著雙方軍事實力及國際政治環境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逐步突破軍事封鎖,恢復海運。1979年9月12日,中華民國政府公告中止《戡亂時期截斷匪區海上交通辦法》,被視為法理上終止關閉政策。

 

民國43年,政府為落實「關閉政策」,扣押日本籍貨輪日洲丸,及其船上從中國秦皇島載運至巴基斯坦的煤塊8,205噸,引發一連串的爭議。

 

由於日洲丸是少數政府施行「關閉政策」後,被扣留的日本籍貨輪,尤其船隻載運的煤塊是從秦皇島輸往巴基斯坦,致使牽涉層面廣泛。在對日交涉期間,政府必須權衡日方立場,穩定臺日經貿關係,縱使日本秉持的國際政治立場與中共相左,卻極力拓展雙方民間貿易。至於船上煤塊因牽動國共戰爭、國防安全與外交關係而顯得錯綜複雜。

 

究竟「關閉政策」的施行與影響為何?

 

3月23日 上午9點05到10點「生活 In Design-聽檔案說故事」.專訪: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許峰源

相關連結: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https://bit.ly/2I9Pfcp

→播出後線上重聽60天:生活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