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友善列印
2019/02/22:生活 In Design-聽檔案說故事單元:檔案應用與國民記憶庫集.主題:保育與觀光-從國立公園到國家公園

為何要設立國家公園呢?故事是從美國黃石國家公園開始的

2019-02-22 臺北總臺
為何要設立國家公園呢?故事是從美國黃石國家公園開始的

臺灣至今設立9座國家公園,將我們所擁有的美好一一保留,除分享世人之外,更希望能世代永存。

1830年代,一位知名畫家喬治.卡特林(George Catlin,1796-1872)在美國中西部旅行、作畫,由於對自然及原住民部落等景觀的感動,開始呼籲保護自然美景,引起廣泛回響。這是由於美國原來擁有壯麗的尼加拉瓜大瀑布景觀,卻因政府放任而造成周邊充斥商店、攤販,以至破壞美景,引起廣泛批評以及保育自然的呼聲。再加上當時正處於19世紀浪漫主義盛行時期,知名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及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都提倡回歸自然使心靈得到平靜。至1864年,在約翰.謬爾(John Muir,1838-1914)的力促下,國會立法將優勝美地定為加州州立公園,由人在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戰場上的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總統簽署後通過,成國家公園的先驅。

1870年,一支由國會議員為首所組成的20餘人探險隊,對黃石公園進行月餘調查後,決心保護美景不再步入尼加拉瓜瀑布後塵,乃在國會推動立法。

1872年,面積近9千平方公里的黃石國家公園成立,宣告禁止一切私人開發。

 

 **保育與觀光-從國立公園到國家公園

 

2月22日「生活 In Design- 聽檔案說故事」.專訪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陳怡行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生活 In Design 即時線上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節目總覽/生活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