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答應了一件事,卻臨時改變心意時,是否還記得「一諾千金」的分量?誠信,也許正是現代社會最稀缺的美德。
洪蘭教授以一段親身經歷開場:朋友臨時取消旅程,讓她寧可退票,也不願再與不守信的人同行。她回憶從小聽到的「范式千里赴約」與「季札掛劍」故事,對比現代人說話反覆、約定不算數的現象。她指出,誠信不只是對他人的承諾,更是對自己良心的交代。守信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與尊重。
洪教授引用父親的教誨:「承諾看似對別人,其實更是對自己。」誠信之所以珍貴,在於它維繫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是做人最根本的品格。她以現代社會中契約失信的例子提醒聽眾:當言而無信成為常態,人心的信任也會瓦解。
從季札守諾到現代的反思,誠信是一面鏡子,照見一個人是否「看得起自己」。洪教授的話提醒我們,信守承諾不僅是待人之道,更是安身立命之本。守住一個諾言,也守住做人最核心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