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永續浪潮中,國立臺北大學以行動交出亮眼成績。2024 年榮獲「台灣永續大學績優獎」、「永續報告書白金級」及「永續教育領袖獎」三大殊榮,並且成為全台第一所撰寫中英文版永續報告書的大學,不僅展現了專業透明度,也象徵對國際永續交流的積極承諾。
臺北大學的特色,在於把永續發展落實到教育與生活兩個層面。一方面,將 SDGs 系統性融入課程設計:自 110 學年度起,老師在規劃課程時必須對應 SDGs 指標,112 學年度結果顯示,學生修課符合永續目標的比例已達近四成。另一方面,透過「永續月」串聯全校行動。每年以世界地球日和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核心,推出展覽、講座、影展、市集等活動,讓師生與社區都能在互動中感受永續的多元面貌。
然而,當「永續」成為熱門話題,漂綠(Greenwashing)也隨之浮現。許多企業以口號或片面數據營造形象,卻缺乏全盤行動,導致消費者難以分辨真偽。漂綠不僅傷害產業誠信,更稀釋永續價值。要避免被誤導,只要掌握三個檢視點:數據是否公開透明、行動是否具體持續、成果是否有第三方驗證。
回到校園的實踐,副校長陳宥杉指出,永續教育的核心不只是知識傳授,更是培育具影響力的行動者。透過 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臺北大學與地方社區共創,例如「海山學」計畫推動文化保存與產業轉型,「三峽綠茶季」則以 95 個在地特色攤位連結農業與公共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永續就在生活裡」。
未來,臺北大學更將結合 ESG 與 AI 研究,開發數位工具,推動生成式 AI 驅動的 ESG 教學與資料平台,為企業和社會輸送具前瞻力的永續人才。
永續,不只是校園的政策或產業的策略,而是一種生活選擇。陳副校長以日常行動實踐,例如減少一次性用品、落實節能與友善飲食,把專業理念化為生活態度。當校園、企業與個人三股力量匯聚,永續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能夠持續影響社會的真實力量。
【永續生活 On Air 】節目每週日上午11點於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全國調頻網播出(各地收聽頻率:臺北、桃園地區FM101.7;基隆FM100.1;宜蘭FM103.5;金門FM88.9;馬祖FM91.5;竹苗FM103.9;彰化、臺中、雲林FM103.5;南投FM98.1;高屏FM101.7;嘉南FM107.7;恆春FM99.3;澎湖FM99.1;花蓮FM103.7;玉里FM100.3、FM88.9;臺東FM102.9),無法即時廣播收聽聽眾,可透過本臺官網https://www.ner.gov.tw/program/67c917428ee815002369a69a或手機APP(需下載教育電台APP)點選即時收聽或回溯收聽過去60日節目音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