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或許常常出現在高峰會的討論與企業的報告書裡,但它並不是只屬於國際組織或產業巨擘的專利。更重要的,是如何讓這些看似遙遠的準則,走進我們的日常選擇,成為每個人能參與的行動。
2025 年 ESG 高峰論壇,以 「政策 × 產業 × 創新」 為核心,邀請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展開 42 場研討。議題涵蓋永續揭露、氣候風險、循環經濟、到科技創新,呈現出一個橫跨制度與實務的交流場域。這些討論,不只是標準或規範的建立,更關乎透明與信任的累積。因為在永續的道路上,數字或指標可能只是開端,而真正能支撐長遠發展的,是資訊背後的真實與一致性。
在本集節目裡,我們特別邀請到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王怡心董事長,以及來自 永續準則委員會、企業會計準則委員會、審計與確信準則委員會、評價準則委員會 的專家——包括 鄭丁旺、盧聯生、謝建新、游萬淵主任委員,和我們分享他們在制度建置、準則推動、以及專業查核上的觀察與經驗。
我們將一起討論:
《ESG 與 SDGs 的連結》
ESG(環境、社會、治理)常被視為企業落實永續的行動框架,而 SDGs(永續發展目標)則是全球社會共同的願景。當企業能夠在報告中,具體揭露與 SDGs 對應的作為,不僅有助於國際競爭力,也讓社會更清楚看見承諾的實踐。
《IFRS 永續揭露準則與查核的重要性》
隨著國際準則逐步上路,永續揭露已不再只是倡議,而是規範化的要求。查核在其中扮演的,不只是形式上的驗證,而是確保資訊真實與一致的重要環節。這樣的專業把關,才能讓投資人與大眾更有信心。
《企業真實價值的新視角》
企業價值已經不再只是財務數字的呈現,而更重視無形資產與智慧資本。在高度不確定的時代,如何透過正確評價與透明揭露,展現永續競爭力,是新的課題。企業寫的不只是財報,而是一份「社會承諾」。
永續不是口號,而是每天的選擇。從節能減碳,到尊重多元,從誠實揭露,到彼此信任,這些看似細微的行動,或許正是我們邁向「宜居、安和、永續社會」的重要起點。
【永續生活 On Air 】節目每週日上午11點於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全國調頻網播出(各地收聽頻率:臺北、桃園地區FM101.7;基隆FM100.1;宜蘭FM103.5;金門FM88.9;馬祖FM91.5;竹苗FM103.9;彰化、臺中、雲林FM103.5;南投FM98.1;高屏FM101.7;嘉南FM107.7;恆春FM99.3;澎湖FM99.1;花蓮FM103.7;玉里FM100.3、FM88.9;臺東FM102.9),無法即時廣播收聽聽眾,可透過本臺官網https://www.ner.gov.tw/program/67c917428ee815002369a69a或手機APP(需下載教育電台APP)點選即時收聽或回溯收聽過去60日節目音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