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不該只是冷冰冰的數字,它更應成為我們與地球對話的語言。
在全球氣候危機當前,「碳排放」、「低碳生活」成了耳熟能詳的詞彙,卻也往往讓人感到抽象、遙遠。其實,數據的真正價值,不只是精準的計算,更在於我們是否能用人性觀點去理解它,並做出對環境友善的選擇。
《永續生活 on air》節目邀請 美商鄧白氏台灣分公司 數據長呂苑玲,從日常的選擇出發,談數據如何轉化為有溫度的語言,讓企業更具數位韌性,讓永續更有真實感。
呂苑玲表示:「我們不是在評判好壞,而是用數據來看見每個選擇背後的影響——讓食衣住行的每一次抉擇,都更靠近低碳與循環經濟的方向。」
當我們知道哪種食材的碳足跡較低、哪種交通方式更節能、哪件衣服來自永續生產鏈,我們就多了一份選擇的力量,也多了一份對地球的責任。
ESG 議題越來越受到公司、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注。而如今,ESG 也不再是主觀評斷道德價值,更是基於數據的客觀評比,它真正的核心是企業永續的超前管理,看的是避險抗壓的「韌性」。
如何從資料治理出發,打造企業的數位韌性。
數位治理與資料治理並重,是企業推動數位轉型不可或缺的一環。隨著企業資料量劇增、資料型態愈發多元,如何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即時性與可信度,已成為能否有效決策、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企業培養具備跨域能力的資料分析團隊,融合系統思考、持續學習與良好的溝通力,並打造開放協作的工作氛圍。當數據被妥善治理、被正確理解,它將不只是資訊,更是驅動永續與成長的關鍵引擎。
📅 6/8(六)《永續生活 on air》
邀請 美商鄧白氏台灣分公司 數據長 呂苑玲
【永續生活 On Air 】節目每週日上午11點於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全國調頻網播出(各地收聽頻率:臺北、桃園地區FM101.7;基隆FM100.1;宜蘭FM103.5;金門FM88.9;馬祖FM91.5;竹苗FM103.9;彰化、臺中、雲林FM103.5;南投FM98.1;高屏FM101.7;嘉南FM107.7;恆春FM99.3;澎湖FM99.1;花蓮FM97.3;舞鶴FM88.9;臺東FM102.9),無法即時廣播收聽聽眾,可透過本臺官網永續生活 on air節目或手機APP(需下載教育電台APP)點選即時收聽或回溯收聽過去60日節目音檔。
從日常的選擇出發,談數據如何轉化為有溫度的語言,讓企業更具數位韌性,讓永續更有真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