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教練陳慧欣,用柔軟的心陪伴學子,埋下品格、心理堅強的種子,期許每個快樂學習的孩子都能拙壯。
來自台北的陳慧欣教練,國小三、四年級時因為看到學校的柔道隊可以在福利社「快速通關」買到零食、餐點,因而萌生了想「加入柔道隊」的想法。就這樣,她拿了報名表,進入了柔道隊,也穿上了那件柔道服,也真的拿到了福利社的快速通關的,但沒有想到的是這一練,到現在卻成為了「教練」。
在柔道的這條道路上,從小到大陳慧欣教練養成了良好的生活作習,甚至連指甲、頭髮都要保持乾淨、利落,她也把這樣的習慣保持到現在;雖然中途曾經到一般的公司行號上班,卻也心繫在柔道。
在職場徬徨摸索的陳慧欣教練,接到了以前教練的電話,要她到學校擔任助教。就像是當年的福利社的「那張券」,慧欣教練進到了高中校園裡擔任助教,也從擔任體育老師的過程中,更認識也更投入了教育,也體悟到,要把柔道裡所學到的品格、良好習慣、禮貌,融入在自己的帶隊方式當中。
而後跟著先生來到台東之後,沒想到被這裡的土黏住了,也獲得了機會到國小帶柔道隊。進入了國小校園裡,她和過去在高中任教時的方式不一樣,口氣稍稍柔和一點,帶隊方式也運用到了小時候進入柔道隊時的方式,以家庭方式大帶小、融入品格教育,教練要像媽媽、姐姐、好朋友的角色,慧欣教練臉上講到小朋友時的臉是甜蜜、開心的,就像要同時扮演慈母、嚴父一樣,帶著孩子們認識且愛上柔道,也學會尊重運動、尊重競爭對手以及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