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科技新視野

離岸風電的現況挑戰突破與前景

2025/07/16
邀訪來賓:王平貴 廠長
單元介紹

台灣綠能發展的里程碑——台電離岸風電計畫。從陸地走向海洋,不只是一項技術上的突破,更是一場能源轉型的深刻變革。
台灣地處亞熱帶,尤其台灣海峽具有全球數一數二的穩定強風,是發展離岸風力發電的天然寶地。台電於2016年啟動離岸風電計畫「海風借電」計畫後,台灣綠能發展正式從陸地邁向海洋,台灣在發展離岸風電上具備地理與技術優勢,從陸地到海上的轉換過程,台電面對挑戰。
台電首座離岸風場已於2021年啟用21部風機,完成離岸一期21部風機的併聯發電,而離岸二期計畫則於2022年底啟動,裝置容量更接近一期的三倍,並首度由全本土團隊承攬開發,預計2025年商轉。
為了邁向淨零碳排,台灣積極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其中離岸風電技術不斷演進,台電在離岸風電的發展上從早期的3MW機組進展到目前二期採用的9.5MW大容量風機,離岸二期對電力貢獻與碳減排成效顯著。
離岸二期最大的亮點之一是「全本土黃金團隊」的合作,象徵風電產業鏈本土化的重要進展,從設計、製造到建置皆由國內企業等全台本土團隊參與,對於台灣能源自主和產業升級有象徵意義,這樣的在地化策略帶動國內風電產業的發展。
離岸風電的推動不僅關乎能源轉型,更要顧及生態永續。台電在風電施工中強調與自然共存,採用多項環境友善措施。在離岸二期中導入了許多友善生態的施工方式,像是低噪音工法、水下氣泡幕、避開鯨豚棲地與候鳥遷徙期施工等措施的原理與做法,這些措施對環境保育帶來正面影響。
推動離岸風電,難免牽涉漁業權益與社區疑慮。能源建設與在地居民、漁業權益息息相關。台電在離岸風電的建設過程中,兼顧漁業生計與綠能發展,在與地方漁會及社區互動過程中,積極與地方漁會合作,調整施工時程、設置防濁幕、建立溝通機制。
離岸風電,是台灣邁向淨零排放與能源自主的重要關鍵。台電以一期工程奠基,於疫情與氣候挑戰中完成示範風場,展現強大執行力。二期工程更邁出新步伐,由全台本土團隊攜手打造,象徵我國在地產業鏈的成熟與自主能力的躍升。從生態保育、社區溝通、在地合作,到創新技術應用與碳減排效益,台電持續透過離岸風電推動科技與永續共融的願景,我們期待離岸風電成為台灣綠能發展的有力的一環,引領我們走向潔淨、安全與永續的新時代。
離岸風電不只是能源轉型的關鍵工程,更牽動著整個台灣在地產業升級、生態共榮、地方溝通與技術創新的綜合實踐。從一期示範場到二期本土化大型工程,台電展現出在逆境中穩步前進的決心與能力。未來,隨著更多風場的完工與併網,我們期待台灣在全球綠能版圖上,能有更亮眼的成績,也希望這份對永續環境的堅持,能讓我們的下一代擁有更潔淨、更可靠的能源生活。
 

離岸風電的現況挑戰突破與前景

離岸風電的現況挑戰突破與前景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