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有近 12 萬名新增癌症病人,台北榮總引進重粒子放射治療,啟用台灣第一座、全球第 14 座的重粒子治療中心,整體設備耗資超過 45 億元。全球 14 座重粒子中心有 7 座在日本,台北榮總派了很多醫師和技術專家到日本受訓,一次為期一年。北榮完成攝護腺癌、脊索瘤、胰臟癌、肝癌、肺癌、唾液腺癌等臨床試驗,開設重粒子諮詢門診。重粒子治療是「粒子治療」的一種,屬於先進的放射性治療之一,利用「加速的粒子」破壞腫瘤細胞,北榮重粒子中心使用「碳粒子」治療,治療能量強又精準快速、傷害更少。重粒子治療為許多過去被視為治療困難的癌症帶來新的希望,可以針對頑固型的癌症、腫瘤位置特殊的癌症,以及不同癌別與複雜度的癌症,進行客製化治療。
過去癌症最常見的三大治療方式為外科手術、藥物治療及放射性治療,以 X 光、γ 射線等高能量光子進行放射最為普遍。光子、質子和重粒子都是放射線治療,主要差別在於它們的能量差異。光子相對最低,重粒子最高。光子治療是利用高能量 X 光照射腫瘤,使癌細胞死亡;質子和重粒子治療則是透過粒子加速器產生高能量的極細微粒子,瞄準並摧毀腫瘤。這兩者因為使用粒子射束,因此總稱為「粒子治療」。質子和重粒子治療最大強項是獨特的布拉格能峰的特性:「重粒子射線」進入人體後,不會立即在體表釋放能量,而是到達預定的組織深度,才會釋放最大能量,這是物理學上的一種特殊現象,不像X光線「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一路釋放能量,中間的肌肉、組織都會照到。重粒子治療把破壞力聚焦在腫瘤位置,可減少腫瘤前後正常組織所受到的傷害和輻射劑量,也能減少副作用,治療期大幅縮短到 1 至 4 週。每次治療約 20 至 60 分鐘不等,一週治療 4 次,總次數因不同癌別而有所不同,約1 至 20 次不等。重粒子照射次數少、副作用低,也較昂貴,以攝護腺癌為例,一般光子治療照射 40 次左右,質子大約 30 次,重粒子大約 12 次,甚至可以更少,就能達到大致相同的臨床效果。
重粒子治療費用健保沒有給付,屬於自費項目,根據不同的癌別、照射次數不同,重粒子治療費用約60 萬到 140 萬元不等。照射次數少且容易執行的癌別,費用在 60 至 70 萬元;而肝癌、肺癌雖然難執行,但只要治療 4 次,一個療程大概是 90 萬元。應用最廣的攝護腺癌治療,照射 12 次,約 112萬元;最複雜、難度高、每次的治療時間長,同時還要進行呼吸調控的胰臟癌也是照射 12 次,約150 萬元。
重粒子治療的療程短,維運費用高,北榮初步估計,每年應收 500 名病人才能打平損益,另提供 2 %的名額給弱勢族群進行免費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