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厝邊聽海風

21內海潟湖

2024/09/16
單元介紹

台灣西南海岸早期有海灣的潟湖地形,常稱作內海仔。台南地區的倒風內海包括今之北門、佳里、新營、鹽水、下營、 麻豆等,有鹽水、下營、茅港尾、麻豆等古港口,麻豆有股港口遺跡留存,台灣史學者翁佳音認為麻豆一般都認為是平埔語眼睛之意思,他提出麻豆可能是台語碼頭的語音,當地曾進行歷史考古進而設立倒風內海故事館。台江內海包括七股、將軍、佳里、西港、 安定、新市、永康、台南市區至高雄茄萣等區,是早期泛稱大員的範圍,翁佳音也認為大員就是台江內海大海灣的大灣」。1820年代後快速陸化,見證台南地區倉海田的地理變遷。2009年成立台江國家公園(第八座國家公園),總面積390多平方公里,有濕地、沙洲、紅樹林、黑面琵鷺、鹽業、荷蘭時代海堡殘跡、清治時代四草砲台等自然人文資源,是比較特別的都會型國家公園。再往南的高屏海岸也是大型的沙洲潟湖地形,陸續開發建設興達港、左營港、高雄港等大型港口。屏東的大鵬灣舊名稱是茄藤港,是林邊溪沖積形成的囊狀潟湖,日治時代曾作為海軍航空隊基地,現也成立大鵬灣國家風景區。

21_七股潟湖_雲嘉南濱海風景區管理處

21_七股潟湖_雲嘉南濱海風景區管理處

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