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錄音世界裡,他是那個你聽不見的手,也是那個你聽見聲音時心裡第一個想到的人。
他是 大白 DAB/蔡嘉哲,流浪白鷺聲音工作室的創辦人。
從台北流浪過來,愛吃潮肉、對聲音無比執著,也時常在工作室裡調整那個「最後一個細節」。
他在許多作品背後做過:
廣播劇與節目的音效與混音製作(超過 30 篇廣播劇) /電視/電影混音,例如第 57 屆電視金鐘獎作品《壟之旅》 /在第 56 屆廣播金鐘獎,他以《24 小時偵探》拿下「最佳音效獎」與「最佳廣播劇獎」
/遊戲語音製作也非常多,他獨立處理過千萬句以上的語音案子 。
🛠️ 今天他來到節目現場,真的讓人收穫滿滿。
他分享了很多實用、實在、現場錄音師才會知道的專業知識:
麥克風選擇與擺放技巧:如何讓人聲乾淨不破音。
降噪處理:在錄音現場遇到的風聲、電器雜音怎麼過濾。
混音思維:聲音應該怎麼在音場裡分層、不搶戲。
聲音顧問的角色:在影視/音樂製作中,從前期到後期要怎麼介入。
戶外錄音經驗:現場環境聲與演出聲的融合 以及很多錄音師私房技巧 。
整場錄音下來,我一直被他那種溫柔而堅定的專業態度打動——
他笑得很謙虛,說:「其實我也在學,每次錄音都是新的挑戰。」
🌟 給大白,也給所有正在追求聲音夢的人
你那種對細節的執著、對聲音的敏感、對作品的尊重,真的很稀有。
錄音這條路不容易,有太多人看不見你在幕後做的功課,
但我願意說:你讓聲音聽起來有靈魂、讓作品被「聽見」。
繼續往前走吧!
未來無論在哪部戲、哪首歌、哪段故事裡,
我都相信——大白的名字會被更多人掛在心上。
我們都在聽你,也在為你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