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在野外

遺址裡的秘密—國定圓山遺址

2025/10/18
邀訪來賓:劉益昌 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單元介紹

­遺址是什麼?

簡單說就是過去人類生活留下的舊址,在生活中與環境、大自然互動的模式所產生的文化,是人類活動的遺留。

遺址具有人類過去活動的線索,是一處包括各種器物或現象遺留的地點,因此,遺址因不同功能場域也有不同類型,如宗教遺址、生活遺址等。

圓山文化分布的主要區域為淡水河兩岸以及新店溪下游的河岸階地,年代大約是距今3000年~45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史前文化。從發現的大量貝塚與器物遺留推測,在這裡生活的人們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

近來,從考古的發現已漸漸證實新石器時代的人群裡包含南島語族的祖先,更是台灣現有人群的一部分,因此,認識台灣有哪些史前文化?他們是誰?來自哪裡?有什麼線索證明南島語族跟台灣有關聯?等等問題,都是瞭解「我是誰」的關鍵!

 

***歡迎收聽***

圓山貝塚-攝自史前博物館

圓山貝塚-攝自史前博物館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