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是開展個人生命價值的關鍵,有品勝過有學;有德勝過有才,所以做人要有品格、做事要有質量、生活要有品味----有“品”才能彰顯處世態度的合理性、道德性,才能創造生活的多樣性。
阿爾弗雷德說,世界會不會變好不重要,我們要變好才重要。
傳真情憶暖心 一份真情與感謝 就具有幸福的力量,台灣處處都可見到真情
本集是2023年街頭巷尾傳真情節目最後一集,廢棄豬寮成幸福學堂 陳玉釵愛在偏鄉,帶各位到雲林口湖鄉蚵寮村 – 蚵寮學堂。
雲林有一位陳玉釵阿嬤,22年前她在連公車都沒有,十分偏僻的蚵寮村,捐出自己的房子當教室,開設了免費的國小課輔班,幫助很多弱勢的國小學生。近年終於募集到足夠資金,陳玉釵阿嬤繼續開設國中課輔班,順利開課。
陳玉釵阿嬤,視學童如自己的孩子一樣,聽她,撈哩撈叨的叫課輔班的女童,穿長袖別著涼了。還提醒零食不要吃太多,而影響正餐。陳玉釵就是這樣自然的真情流露關心。
19年前在這裡擔任村長的陳鈺釵,捨不得看到單親、隔代教養或外配子女等弱勢孩童,下課後跑到街上閒晃,於是把自家廢棄的豬寮,改建成課後輔導班,讓小朋友下課,可以來這裡安心的寫作業,也聘請老師指導學童功課,還供應熱騰騰的晚餐。
1986年韋恩颱風重創雲林縣口湖鄉蚵寮村,間接加重村,子的機能衰弱,貧困與毒品氾濫,前村長陳玉釵女士與部分村民一同建立課輔班,希望能改善國中、小孩童染毒與課業落後的問題,希望蚵寮村未來的發展能有所轉機。
採訪「蚵寮學堂」,之前是蚵寮村唯一女村長,現在是崇文婦女協會理事長的陳玉釵,和本台記者劉文珍約在學生下課前,在蚵寮村的「阿釵柑仔店」;柑仔店是多功能場地,正面牆上也貼上「崇文婦女協會」,同時還是水保局的「綠色照顧」據點。
陳玉釵,快70歲了,一看到記者訪問,坐在柑仔店老闆娘的位置,就是鄉下阿桑的迎人笑臉,沒有距離的親切起來。
蚵寮學堂成立原因
本身就是蚵寮村人的陳玉釵,自嘲「雞婆性」,看到村子裡的老人老在村子裡找孫子,加上民國90年左右,村子裡不少孩子染上毒癮,說自己想法天真,為了避免孩子下課後四處「趴趴走」,就和當時崇文婦女協會的姐妹們提出請求,讓孩子下課後集中到她的柑仔店寫作業,也就開啟了這個長達20多年的「課輔班」之路。
孩子們的教育不能等,學校做不到的,得靠社會各界的熱心協助。雲林縣口湖鄉的蚵寮村,有一個豬寮改建的免費課輔班,創辦人是當地第一位女村長陳玉釵,只有國小畢業的她,看到孩子們下課後到處遊蕩,決定成立課輔班,還自掏腰包聘請老師來幫孩子們輔導。20年來,參加課輔的學生人數已經累積近千人,就算經費不足,她也一路苦撐。體制外的課輔班陳玉釵的教育路,走過什麼荊棘和挫折。繼續邀請您收聽,2023年街頭巷尾傳真情,年度最後一集 - 廢棄豬寮成幸福學堂 陳玉釵愛在偏鄉,從陳玉釵傳來的街頭巷尾傳真情!
在大家同心協力及社會善心支助下,蚵寮學堂從原本只有幾名小學生,如今也有國中班,更發展成為現今老少共學的書香園地,甚至還提供膳食,幾乎成了村子的生活中心。
一件美好的事,需要更多人參與與成就。
蚵寮學堂成立當年,困難重重,在昏暗又悶熱的教室,大家汗流浹背,一樣熱情不減,此外、那時候,只有志工媽媽擔任課輔,後來加入一位男老師 李弘毅,他沒想到一帶就這麼多年,能幫助孩童真的很有意義。一股傻勁兒只為了弱勢的學童。
在學堂的孩子也爭氣,陳金釵和林東言細數學堂的孩子考上中山醫學院、長庚大學護理系,個個表現很好,也表示願意回鄉協助物資或金錢。
雲林縣口湖鄉的蚵寮村,是一個靠海的小村落,人口僅1700多人,因為當地環境窘困,不少弱勢家庭的孩子求學不易,為了讓孩子們養成讀書習慣,不要「迷途」,70歲的陳玉釵,22年前決定空出舊屋,創辦免費的課輔學堂。雖然初期學生不到10人,但學堂累積出口碑,吸引慈善團體關注,累積的善款勉強打平開銷,而學堂原本只有國小課輔班,更增開國中班,現在約有30名學生參加。陳玉釵坦言,都是靠著善款支撐,學堂才免得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