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個無限的、無限的延伸,不是只有這一生就完了。因此,大可以把目光從眼前望向無盡的未來,打造更美好的來生。
只有快樂的人才珍惜今天,也只有珍惜今天的人才會有幸福美滿的人生。
從陌生到熟悉,我們有緣來在一起種福田,慢慢成為福田一家人。你關心我,我照顧你,我們形成愛的傳遞,善的循環,彼此再也不孤單。
歡迎收聽,街頭巷尾傳真情節目,為您傳來真情的聲音。
傳真情憶暖心 一份真情與感謝 就具有幸福的力量,台灣處處都可見到真情
今天,街頭巷尾傳真情,來到美麗的彰化市福田社區發展協會。遠遠的站在福田社區公園外,就看到一大欉,聳立的榕樹,茂密綠葉遮蔭了2/5的福田社區展協會。穿過一小搓的九重葛花牆,抬頭就可看到,一道彩虹,上掛6個字 福田幸福廣場,充滿著自然芬芳與人文關懷的彰化市福田社區發展協會,就在眼前。
年紀輕輕的小雅,一個人掌廚,炒出媽媽的好味道,更有古早味的三層肉,色香味俱全,都是福田社區媽媽用心教出來的。廚房就在大榕樹下,小雅一鍋鍋煮出長輩愛吃的料理,她掌握了社區長輩的胃,更擄獲了社區長輩的心。
福田社區位於彰化市東區,背倚八卦山脈、面向大肚溪流域,社區致力長者關懷、資源開拓、社區環境營造、以及物資整合運用等方式,活絡社區居民產生良好互動,被評為「樂活社區」。
張慶富79年 開始當福田里里長,前後擔任5屆的里長,以及5屆福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長年深耕社區,造福鄰里。他起初,集資、承租水利地,打造一個寬闊的幸福廣場。問他為什麼有這前瞻呢? 張理事長在節目中分享奧秘
進入秋冬時序,菜瓜要加薑絲;為了食物安全,食物成盤後都要冰存留一份;出餐前,拍照上傳臉書公告周知;環保餐具每一副都鋼刻註記名字,福田社區長輩日常都被照顧得無微不至。
幸福廣場凝聚福田社區,並實踐社區共生、群體之愛。但是彰化市東區福田社區這個地方,曾經是三不管地帶,非常貧瘠的社區,然而走過了困境與走過沒有人關愛的眼神,如今卻是成為台灣最亮眼的社區發展協會。
過去一開始組環保志工多達60多位,一年後,只剩下20多位,張慶富理事長說,經過制度化管理、再導入志工兌換卷,做越多領越多,有付出就有所得制度,整個社區志工比剛開始組成時還要來得多,現在有200位志工,成績顯著呈現。
張慶富理事長為社區公眾事務盡心盡力,但免不了在過程中,也會遇到意見不相投的事。張理事長有智慧的巧妙解決,意見相左的雜音。
各盡其職、編列預算、實施再檢討、集中管理等等措施,為了讓社區更好。
大家在社區關懷據點當志工,付出也有所回報,還可以把柴米油鹽醬醋茶帶回家,民國97年開始實行,至今不有斷過,志工就像活水一樣,源源不斷。
福田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簡銘他在節目中分享。
彰化市東區福田社區,社區居民大多以務農為主,在巡守隊成立後,小偷偷電線,偷農作物的情事不在,這裡成為為安全的治安社區。都是社區志工群體力量的匯集。
彰化市東區福田社區發展協會的相關工作推動成效非凡,得到許多績優獎項,除此之外,社區自主自立,行銷部門收入不匱乏,足以供應,住在這裡80歲的社區長輩,在關懷據點吃飯都不用錢。到底他們還有那些社區互助真情故事呢?
歡迎收聽、關注本集 街頭巷尾傳真情《福田社區長壽里 齊心永續台灣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