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街頭巷尾傳真情

宗教慈善華麗轉身 陳柏睿在地文化情

2023/12/09
邀訪來賓:陳柏睿 彰化開化寺觀世音菩薩居士會(觀音媽會) / 蔡文村 彰化開化寺觀世音菩薩居士會(觀音媽會) / 吳韋達 環保人士
單元介紹

修一顆善良的心,養一張有情的嘴,做事有德,行為有品,就是一個人最好的風水。有人幫你是幸運,學會心懷歡喜與感恩;無人幫你是命運,學會坦然面對與承擔。没有人該為你做什麼,因為生命本是自己的,你得為自己負責任。

 

街頭巷尾傳真情節目,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彰化分台,為您傳來真情的聲音。傳真情憶暖心 一份真情與感謝 就具有幸福的力量,台灣處處都可見到真情

 

本集,街頭巷尾傳真情,來到彰化的第一座寺廟,開化寺,訪問世代信奉觀音媽的 陳柏睿。今年46歲的陳柏睿,是家族中的長孫,從小與阿公阿嬤住在彰化城,祖孫因緣很深,因為長孫,有多一點的時間與阿公阿嬤相處,因而從小便與開化寺多了一份情感,也多了一份在的文化情。

 

彰化第一座寺廟,開化寺,又叫「觀音亭」,位於原縣署的右側,清雍正2年(1724)由彰化第一任知縣談經正所興建!

這裡有大型觀音聖像還有大正版大藏經,讓信徒有心靈鎮定的力量,比較特別的是這裡供奉有痘公痘婆,傳說為醫治天花的神明,在古代給居民很大的安慰力量,此外,這裡有許多重要古文物,非常值得來細細觀賞。

 

民國93年持續在寺廟後方設立禮佛堂,並於頂樓安座8米高,銅製觀音聖像。這一建造大有來頭。

 

開化寺觀音媽會一群年輕人,為了找尋神尊藍圖,還遠赴日本求珍寶,為了要傳達慈悲母親的象徵。而彰化市八卦山上有大佛,山下開化寺有觀音,這二尊彼此輝映。而開化寺的觀音神像尊榮之姿,頭上的白毫與額頭導師阿彌陀佛都是黃金打造。

 

人的天性都愛美,所以各種醫美診所不斷開幕,就是為了滿足人們愛美的心態。其實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也有主祀外貌的神明,開化寺主祀觀世音菩薩,會供奉痘公痘婆的來由,根據文史資料顯示,清朝時彰化地區爆發天花疫情,官民束手無策,突然出現了一對醫術高明的夫妻,治好百姓的天花,百姓康復後想找這對夫妻答謝,卻遍尋不著,因此雕刻成金身加以祭拜,成為全台最富盛名的愛美之神,居士 陳柏睿說。

採訪當天,陳柏睿遞給小廣,以開化寺觀音亭為主題的文創小物,他不是以宗教為主,而是傳達在地文化,更是希望從菩薩多學習點慈悲精神。

所以、他們也落實關懷弱勢,以開化寺觀音媽會名義救濟弱勢家庭,除了自我拜拜求平安之外,還在菩薩成道跟出家紀念日,進行中醫義診、推拿,表徵慈悲為懷延伸。

 

彰化建縣,開化寺就悄然在彰化城,肩負撫慰人們心靈與寄託,開始成為不分族群的信仰中心,貫穿好幾世代的地方情感脈絡,所以製作文創小物,也是另一種讓大家認識在地文化最佳代言的呈現方式之一。

 

環保人士 吳韋達在體制內的時候,認識了陳柏睿。他回憶之前的接觸與合作,看到陳柏睿是一位,有熱忱、有執行力,實際落實推展地方文化情的一位青壯年輕人。在每一次與他的相處中,或舉辦的活動,都讓人深深瞭解開化寺,同時體現生活。

 

開化寺前民族路上,有一家南海茶道,正在看【賴布衣傳】的老闆娘 阿嬸,親切接待我們進入南海茶道。這家老闆與陳柏睿的因緣很深,都是彰化開化寺觀世音菩薩居士會(觀音媽會)的成員。

 

彰化開化寺觀世音菩薩居士會,俗稱的 觀音媽會,會員將近有300位,在陳柏睿居士帶領下,我們進入離開化寺有100公尺近,3個店面的 – 南海茶道,站在門口,茶香立即撲鼻而來,身上不僅沾滿了茶香味,還有一種清新的感覺。

 

站起佇南街的 蔡文村,當兵20歲之後,就開創事業茶葉,從花壇搬到彰化舊城,因緣際會學習密宗 – 禮佛,被陳柏睿的阿公 陳有禮『歐吉桑』見著,而邀請他加入 – 觀音媽會。蔡文村先生說,在觀音媽會觀念思維都很正確。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