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真心看世界

20251202真心看世界

2025/12/02
單元介紹

一、【20251119人間菩提】深植善法度人間
2025年11月18日,證嚴上人歲末行腳第一天,來到新店靜思堂,北區慈濟志工熱烈歡迎 上人,並分享對未來的願景。
上人提醒,菩薩行要勤精進。慈濟的成就從來不是個人,而是眾人合力。慈濟人要勇於傳法,持續傳播善種子。慈濟能走到國際,是因為全球志工共同耕耘,每一念善都是造福的種子,自利利他才能代代相續,為人間帶來和平與安穩。
二、大愛中醫館~小雪節氣來臨:保暖護腎、防寒養生關鍵
隨著小雪節氣到來,氣溫明顯下降,許多人開始感覺手腳冰冷、皮膚乾癢或慢性病症狀加劇。柯建新醫師提醒,小雪象徵冬天正式啟動,是人體必須面對「寒、乾、濕」三重考驗的時節。台灣雖然少見降雪,但濕冷特性更容易造成關節痠痛、鼻過敏、氣喘惡化、胃脹氣、腸胃不適等狀況,也更常出現手腳冰冷、體能下降、免疫力變弱等問題。因此,冬天的保暖與日常防護格外重要。
慢性病患者在冬季更需「全員戒備」——衣物要穿足夠、外出注意帽子與口罩,避免受到冷空氣或冷風直吹,特別是頸部、頭部、肩背等散熱快速的部位。同時,避免辦公室內「奇怪方向的冷氣」持續吹到身體,引發頭痛或關節痛。
冬季屬腎,與骨骼、發育、能量儲存密切相關,因此「秋收冬藏」很重要。冬天是為來年春夏儲備能量的季節,適當進補能讓小孩長得好、成人氣血足、長輩體力穩定。然而進補需依體質而定,不可盲目大補或攝取過多高熱量食物,以免造成身體負擔。
手腳冰冷並非只有「腎氣不足」一種原因,還可能與貧血、陽氣虛、心臟功能較弱、甚至壓力緊張相關。特別是「外寒內熱型體質」的人,既不能吃太補也不能吃太涼,需由專業中醫辨證調理,否則越補越糟。
日常自我調理方面,首要工作是「保暖」——從頭部、頸部、腹部到腳部都要照顧好。同時,飲食宜溫熱且節制,薑湯、溫湯、熱食需依體質慎選。若持續手腳冰冷、疲倦、頻尿、腰酸等狀況,建議尋求中醫師協助辨證,才能真正改善體質。
整體而言,小雪之後的冬季,是身體保養、補腎護元氣、預防疾病惡化的關鍵時刻。只要做好防寒、選對食補並配合專業調理,就能讓身體更順利迎接來年的春生夏長。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