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0817人間菩提】誠意正心凝聚愛
慈濟醫療志業深耕社區、關懷弱勢的行動實例,從各地慈濟醫院院長的見證中,看見醫療不僅是治病救人,更是慈善的延伸。醫療服務超越醫院圍牆,院長們帶領同仁深入社區關懷送暖,以實際行動守護長者與弱勢家庭。 證嚴上人回顧當初因花蓮醫療資源匱乏,而決心推動花蓮慈濟醫院的成立,雖不懂醫療管理,卻憑著「有心有愛」的信念克服萬難,因為「慈濟若不做,誰來做?」上人指出,醫療是最艱鉅的慈善,能真正拔除人生最大的病苦。 從當初的發心到今日的成果,慈濟結合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並因教育培育人才,讓醫療與慈善並進發展。 上人強調志業不僅要普及,更要深度化,教育要深入研究,慈善要成為護法。全球慈濟人以點滴善款匯聚成愛的能量,推動醫療救人與全球慈善。
二、健康100分~《新手父母的育兒武功祕笈——寶寶手冊全攻略》
隨著少子化時代的來臨,每個孩子都被視為家庭的寶貝,但許多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後才真正開始學習如何當爸媽。花蓮慈濟醫院兒科醫師陳明群指出,現代社會缺乏「教會人成為父母」的正式課程,因此不少新手爸媽會感到焦慮,不知如何提供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所幸國家早已替父母準備了一本重要的「武功祕笈」——兒童健康手冊(俗稱寶寶手冊),幫助家長不至於手忙腳亂。
寶寶手冊的內容涵蓋寶寶成長四大面向:生長曲線、發育里程碑、語言發展、社交互動。家長可以依據手冊上的對照表,追蹤孩子的身高、體重與頭圍,避免錯過潛在疾病的早期徵兆。同時,手冊也提醒孩子在不同月齡應達成的粗動作與精細動作能力,例如「七坐八爬、一歲走」、「抓握、畫圈」等,並提供語言學習與社交互動的觀察指標,協助父母及早發現發展遲緩或自閉症等問題,及早介入療育。
此外,寶寶手冊還是疫苗接種的重要紀錄本。從新生兒起,所有疫苗施打紀錄都會被詳實登載,未來不僅是孩子入學的必備資料,也是出國或留學的重要證明。醫師提醒,若未依規定完成接種,小學甚至可能無法入學,因此六、七歲入學前的「黃卡檢核」至關重要。
更特別的是,台灣的寶寶手冊還收錄了大便顏色卡,協助家長透過日常觀察,及早發現如膽道閉鎖等疾病,提升早期治療成功率。手冊同時也提供實用的健康管理建議,包含營養、運動、睡眠等指引,並針對本土化需求做出調整,讓資訊更貼近台灣家庭的生活。
總體來說,寶寶手冊不僅是醫療紀錄工具,更是父母的育兒指南,協助新手爸媽從寶寶呱呱墜地開始,就能掌握孩子的成長方向,減少焦慮與不安,培養「頭好壯壯」的健康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