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真心看世界

20250813真心看世界

2025/08/13
單元介紹

一、【20250802人間菩提】智慧如光愛永恆
新加坡慈濟志工返臺尋根,回到花蓮靜思精舍隨常住師父出坡,體會生活禪的修行,並與 上人溫馨座談,分享這段日子的收穫,也將帶著 上人的法與感動回到僑居地持續實踐。
上人感恩志工走入人群關懷苦難,不論對象是貧或富,慈濟人都應用愛啟發善念。個人的力量有限,但透過團隊行動共善,才能真正發揮力量。
人生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所遇見的人事物,皆是啟發智慧的因緣。法不離生活,重點在於如何在日常中觀照、體會、活用,讓愛與光明在人間延續。

二、大愛中醫館~立秋,中醫教你養肺潤燥迎秋天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但在台灣這個時節仍舊悶熱,常出現「秋老虎」現象,導致身體仍受濕熱影響。花蓮慈濟大學中醫學系柯建新醫師提醒大家,儘管進入秋季,身體仍未完全脫離夏季模式,應持續做好退火、消暑與補水工作。他也指出,立秋開始後要注意肺部保養,因秋屬五行中的「金」,對應人體的肺臟。隨著氣候由濕熱逐漸轉為乾燥,過敏性鼻炎、氣喘、咳嗽等肺部問題也容易復發。

柯醫師建議,飲食上可適量攝取具有「潤燥養肺」功效的白色食物,如白木耳、百合、蓮藕、山藥、蓮子等,這些不僅滋潤又不過於燥熱,還能順應秋季收斂的節奏,調理身體。此外,補充水分不能只是猛灌水,而應少量多次,保持口腔濕潤,並以小便清澈為補水指標。若體質虛弱或常有上火症狀者,在選擇進補時應更謹慎,避免「補過頭」反而傷身。

作息方面,中醫提倡順應自然節律,「早睡早起」是秋季養生之本,有助於調整體力與免疫。柯醫師也提醒,若無法配合作息改變,至少確保每天有六小時以上的高品質睡眠。整體而言,立秋雖是節氣轉換點,但因地理與氣候差異,實際感受與養生節奏也會有所延遲,因此「提前預備、穩定調理」才是秋季保健關鍵。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