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真心看世界

20240530真心看世界

2024/05/30
單元介紹

靜思小語『心美,看什麼都順眼』


為什麼每年的佛誕節都要浴佛?
證嚴上人提醒我們莫忘當下這一刻的心念,浴佛的意義在於清淨內心不生煩惱,佛心與己心本無異,卻因世間善惡的薰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能了解其中道理,因緣果報,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每天生活中都要能是往善的道路走,說好話、做好事、想好念,而知道做到,還要能堅持,別被欲望習氣拖著走,用智慧面對煩惱無明,時時保有浴佛當時那份清淨虔誠的心。


==================


【寧靜斷捨離Ep.4】紀念品丟了會後悔?回憶該放在哪裡? Ft.台灣首位到府整理師 廖心筠
回憶過去~捨不得用又怕丟了!
最難斷捨離之「紀念品」
每個都是回憶,我怕會後悔(;´༎ຶД༎ຶ`)
分享給親朋好友聽
daairadio.psee.io/240314A
★擺十年忘送朋友的巴黎鐵塔?!試著來場不帶紀念品回家的旅行!
★看不下去了?! 為什麼會留下前任的東西?
★千萬別衝動!怕後悔的你需要一點儀式感!手帳、日記最後整理。
★不敢拒絕別人送的禮物怎麼辦?! 一招不得罪人又節省空間的方法!
★一整理紀念品就卡關?! 你需要一位「毒舌朋友 」!


=====================


善拂無明 覺佛自性

【證嚴上人5月13日志工早會開示】
「浴佛節是我們佛教徒,普天之下人人都很重視的日子。追溯到二千多年前,『大覺者』出生,悟道後宣說佛法,令普天之下的眾生明白道理,所以我們稱佛為「大覺者」,以他的覺悟帶給人間很深入的真諦,真的道理。」

「道理,天下萬物都有生的道理。一粒米,有米才有飯吃,米之前是穀,稻、秧苗、稻種,這樣的過程名稱不同,但回歸到源頭是稻,名又是什麼,名不名才是真名,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一切都在循環中不斷延伸,就如人人本具佛性,明明清楚乾淨,就如一面鏡子。」

2024年5月12日是浴佛節、母親節及慈濟日三節合一的殊勝日子,當天慈濟在全球各道場舉辦浴佛典禮,逾十六萬人共沐佛恩,為天下祈福。翌日志工早會上,證嚴上人慈示,人人本具佛性,卻因無明覆蓋而心生煩惱,造作種種苦因,殷盼人人感念佛恩,時時以佛法來洗滌自心,不要讓雜念沾汙我們的心。

明鏡映照境是空 本無一物惹塵埃

佛性就如明鏡,明明覺覺,只是因為起無明而擾亂心境。上人以一隻狗走進一個服裝設計空間,空間裡有八面鏡子,各映照出這隻狗,這隻狗不知道鏡中其實是自己,於是對著鏡中的狗叫,沒想到鏡中的狗,也對著自己叫,來比擬無明的實是虛幻,卻又影響至深。

「這九隻狗,只要一隻狗叫出聲音,那樣的動作都同樣,好像人與人之間相互的相互對罵。然而起因其實只是出於一念心——無明一起就向著對方挑戰,對方看到他這樣的不友善,來勢洶洶,對方這一個人也像是一面鏡子相映照出這樣的來勢洶洶,而且又影響給別人。」

「旁邊的人看見,也會開始評道理——這個人說:『他對,他不對』;另外一個說:『不是,是他對,另外的他不對⋯⋯』。事件的起源其實『與我無關』,可是評論的人聽了就被影響到,就有了評理的心態,於是彼此之間,又是一股互相爭執,這就是影響,如聲一直一直被引出來,如影應行,就如社會上彼此「有聲無影」,或者是「有影無聲」彼此相應,紛紛擾擾,這樣的社會就會紛擾不平。」
「人間是非多,無明作亂。佛陀一大示因緣走入人間教菩薩法,讓人心服口服,行為會合。人能弘法非法弘人,需要有人來傳法傳出去教化眾生」

佛性是善鋪直道 時間空間永綿延

這樣的無明紛擾需要運用智慧來排解,於是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出現人間,以他的智慧、願力去開拓出一條大道,而且大道直,是安全、平坦一條大道。

「人人本具有佛性,那什麼樣的行為代表佛性?就是善,表達出了這一分善、無惡,就是大道直。這一條的善道很遠很遠,需要不斷不斷地傳,長長的時間,長長的空間,長長的人間。」

佛陀也是人,見草是草見花是花,都有源頭就是道理,這也就是現代稱為生機。萬物有物命 供應人可以用,過去病菌、伊波拉病毒、sars到現在疫情,在三間無形中的變,物資口罩來預防、藥物來治療,因為有被利用就是生命有用。
「在這樣的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人聽好話,做好人,同樣的人聽壞話,做壞事。所以到底壞事是真理,或是好話是真理,大家都不用再想,當然是好話是真理。」

「但是要跟大家說,壞話也是真理——那就是壞話『傷天害理』。這一種是喪失良知,不好的話,它也會作用,好好的人時常聽壞話,在不好的環境,同樣的環境,為什麼會變成這是不好的環境?孩子不要常常靠近他,人要選擇好的環境,好的環境就是德好的地方,因為有很多的好人,因為有很多好的教育,所以這就是好的環境。」

「如何改變我們的心態,過去的無明雜念,一句道理很投機有緣,他接受了,他很自然,自己就會延伸了好的道理,好的話同時去說就會做,就變成了好人;好人走好路說好話,做好事,這都是需要佛陀人間教育。」
{佛陀vs孔夫子} 十二因緣
不只佛陀,孔夫子也一樣,東方聖人 文化人文,是非善道教我們禮節 華人社會同樣孔子教育。子曰「就有道而正焉」對的道理走的路就正。 但現在交通通達 玄奘印度取經 帶回教導我們除了孔子教我做人 西方帶回佛教我們認識道理,做好事好因,深入人心 教導我們五根五塵。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直接教我們人聽懂不做,而佛教是教我們為什麼不能看,不好的事去分析,若壞事入心 做了有惡因就造作惡,業有什麼果,果報連環,影響深遠~~所以佛法是很細膩的教育,所以佛法心理學、因明學~ 並從而來佛陀也去分析,「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我們意識轉變成人身,12因緣…曾有婦產科醫師聽完師父說完來討論,在醫學上會知道父精母血,但師父更深入說 懷胎十二因緣 ,真的是生命源頭。

跟大家說源頭,注意唷!!! 現在都跟過去有關係,有錯、習性,有因緣趕緊改 就是修行,克服習氣,要忍、要知道不能做的習慣要堅持,過去習氣不戒除很容易就被拖走,如幻泡影,水是空,但眼睛看不同角度 光影之下有不同顏色 泡影,其實一下又不見,都是空、虛幻,學佛教就要學心智,不要受外境一下牽引。好事要常常記得,浴佛就是要讓大家知道生生世世!! 師父要一直弘法,讓法延續~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