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學會執行長秋霞、臺東社區便利商店店長嘉玲,和長期行善捐棉被給需要者的棉被姊姊惇箱,三個原本不認識的美女,同時因為在別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責任,而成為好朋友。
棉被姊姊惇箱說,她的原生家庭是賣棉被的,從小她就看到爸媽的善舉,如果客人買棉被是要捐贈給別人的,爸媽總是買棉被送被套,買枕頭附贈枕頭套,爸媽隨手和大家一起做善事的行為,在惇箱心中種下善的種子。直到十八歲那年,社區裡的警察伯伯來買十件棉被,要捐給獨居老人,惇箱終於明白,行善不一定要靠協會或社團,也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來做好事。
惇箱受到啟發,開始從自己做起,後來,親友紛紛響應,有人捐五百、一千,讓她去做好事,她的愛啟動了親友的善念。接著,惇箱自己開了公司,和先生把愛傳到東部,每年都載著棉被來到臺東,送給需要的人,進而認識了嘉玲和秋霞。
秋霞回想和惇箱結識的過程,十年前,因為嘉玲的介紹而連結了這個很好的資源,當時,雖然秋霞不在臺東,但是,她聽同事說,棉被姊姊他們夫妻捐了一百件棉被、一百個枕頭,而且都是全新的,這樣的訊息讓秋霞非常驚訝,也印象相當深刻,由於個性相近,相處下來,很自然成為好朋友。
在地方上經營社區便利商店的嘉玲說,她和先生一直希望能善盡社會企業的責任,所以都盡可能把好的人、事、物聚集在一起,匯聚大家的力量來做好事。尤其2016年,尼伯特颱風橫掃臺東,造成臺東嚴重災情,慘烈情況猶如明天過後的景象,市區的招牌幾乎全被掃落地,唯獨嘉玲開的便利商店,位在中華路和四維路交叉口算是風口的地方,竟然奇蹟似的毫髮未傷,風雨交加的颱風夜,他們的店還是照常營業,讓來不及回家的客人可以安全留在店裡暫避風雨。
嘉玲說,他們夫婦和親友都相信,行善使他們得到平安,有一雙大手在上面守護著他們,用一塊愛的布把他們的店籠罩著。
在行善做公益的路上,秋霞、嘉玲和惇箱夫婦他們一路走來,共同見證許多愛的奇蹟,讓他們有信心繼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