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浩先生一篇「獨立書店:在逛與不逛之間」的臉書隨筆,解釋自己力行「斷捨離」,已經多年不買書,如果只逛不買,內心又會不安,所以平日不到獨立書店,反而更常造訪圖書館以及服飾品牌的書籍陳列區。
此文一貼出就如星火燎原,很快傳開,引起紛紛議論,同時,因為蔡先生有獨立書店訪視委員的身分,引起的怒火更是熾烈,以致於文化部在周末就發布聲明,立即停止與蔡先生的工作關係。即使如此,蔡先生貼文的效應還是持續發酵。整個看來,這篇貼文引起的迴響之迅速強烈,值得審視。
這一集「望向未來的書店」,一是來看看這篇貼文寫了什麼,以及為什麼會引起軒然大波。再來就是釐清,文化部補助獨立書店,理當聘請專家前往訪查,檢視補助成效,給予意見。文化部將訪視的工作委由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執行,自行邀請委員。這與訪視委員由文化部直接遴選,是不同的兩件事。三是冷靜想一想蔡先生貼文所觸及的議題,以及訪視可以如何發揮作用,對獨立書店的經營帶來更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