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我們透過法律保障著作權、智慧財產權,進而鼓勵人類創作,但隨著AI能夠處理的領域、層次不斷提升,就連藝術、歌曲創作,都能透過AI學習來完成,人的創作還有價值嗎?而AI目前尚還不是「人」,若AI會創作,它也有著作權嗎?法律如何因應AI世代所衍生的法律問題?
科技的日新月異,體現於藝術的創新,Midjourney繪製的作品獲獎,引發軒然大波。經過判決後,認為Midjourney的「創作」並不屬於智財權的一部分,獎項遭取消。但社會未有共識之前,法律可以武斷判決嗎?
若創新有爭議,「遵古」可行嗎?王羲之是古代著名書法家,真跡動輒拍賣數千萬元。但AI已精準掌握王羲之筆法,畫出難以辨認的「真跡」,是否侵犯著作權?劉承慶律師:「與原作越像,越可能觸法」!
本集節目邀請劉承慶,從著作權、智財權的角度,理解AI為業界帶來的衝擊。請收聽「新聞真假掰 」,假訊息Bye Bye。
來 賓|
劉承慶(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主持人|
黃兆徽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顧問/台大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
節目團隊︱
黃兆徽、陳柏樺、范宏寬、張育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