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之春神指的是高一生;傳奇女伶說的是高菊花(派娜娜)。
曾文溪上游的鄒族特富野大社石埔,是高一生的出生地,他是日治時期少數就 讀高等學校的原住民族人。一路念到臺南師範學校的他,除了翻轉了主流社會對於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也努力對外爭取鄒族同胞乃至整個原住民族的權利,讓家鄉的人們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1942年,在皇民化運動的動員下,許多鄒族青年加入了日本高砂義勇隊,正準備航向南洋戰爭的不歸路。但作為巡查,高一生卻力阻未成年族人出征,不惜與上層起衝突。
1952年,政府以在嘉義市區召集「山地保安會議」為名,誘捕高一生下山,隨後將他押送至臺北的軍法處看守所審訊。高一生始終相信政府有一天會理解他的苦衷,但他從沒想到的是,被通知下山開會只是藉口,當時他所搭上開往市區那班運柴列車前看到的風景,會是人生中對家園的最後一次回眸。
高菊花是高一生之女,因父親而中斷求學,她並為了救父親,以藝名派娜娜踏入歌壇,在50年代紅極一時的傳奇故事重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