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乙玲8歲開始在北投的那卡西走唱,18歲發行專輯《講什麼山盟海誓》一鳴驚人、一炮而紅,從此成為家喻戶曉的台語天后。
從小肩負家計重擔、成名太早則導致性格扭曲,讓她空虛易怒,回想過去的日子,甚至直言,「我想不出任何一件快樂的事!」唱歌不是興趣,而是賺錢的工具,「對我而言,唱歌無所謂開不開心,而是一種責任感,就是單純想讓家人的生活過好一點。」陳年的委屈和過度的保護色,更帶來她沒能察覺也面對不了的空虛,慢慢長大成熟後黃乙玲開始自我反思,尋找心靈慰藉,進而接觸佛學。近年,現在的她學會用「觀功念恩」的心態處事,「以前都在看別人的不好,讓自己很不快樂,現在多去看他人的好,自己也有所轉變,發現快樂原來如此簡單。」
所以她說,知道她全市的歌曲讓心與心的連結,而不是只著重於技巧上。這樣的自己是很有價值的,笑說過去總把心中不滿藉著悲情歌曲宣洩,歌聽起來苦到不行,唱得久了人也更不開朗,但現在因為心態轉變,她笑說就算再唱,也可能會變成不同曲風的歌了吧!
今天節目藉由拆解黃乙玲唱紅的歌的歌詞,及黃乙玲的領導註解來剖析當時的社會文化及歌手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