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節氣邁入秋涼的先聲,表示酷熱難耐的夏天即將過去,涼爽舒適的秋天就要來臨;不過,因為台灣位處亞熱帶氣候,所以仍十分炎熱。「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指的是如果立秋當天放晴,農家就可以不用那麼辛苦,有好的豐收。但也有一說:「立秋無雨最堪憂,萬物從來只半收。」
「處暑」的意義,在客語中與國語相同,是指二十四節氣之一,大約在陽曆八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表示暑氣將盡,天氣漸漸轉涼的節氣。
整個台灣熱烘烘,今天也是幾乎全台、都有高溫燈號警戒,但其實在24節氣裡,已經進入到夏天的尾巴、處暑,雖然酷熱夏天快要結束,不過接下來要注意秋老虎、帶來的高溫,也要持續嚴防颱風,而在這個節氣裡、如何養生?跟夏天有些類似,多喝水、少吃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