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食飽夜 來聊聊

來和鈺雯老師學唱客家山歌(下)

2024/08/29
邀訪來賓:彭鈺雯 客家歌謠評審 / 葉月嬌 客語薪傳師
單元介紹

「三腳採茶」屬於地方小戲,所謂「小戲」,指的是腳色與情節極簡單的戲,演員少至一或二、三人,敷演之故事情節通常以逗趣的內容為主,對白俚俗,表演形式粗獷,音樂純樸,具有濃厚的鄉土風味。客家採茶戲中的三腳採茶戲,就是小戲型態。特色在於「三腳」:演員只有一丑二旦,或說或唱或舞地鋪陳故事。演出沒有華麗的戲服,只是加上一些簡單的道具或裝飾,如圍裙、帽、扇等。表演時,主要表現旦角的妖嬌嫵媚與丑角的詼諧逗趣。
 

「棚頭」為臺灣三腳採茶戲重要特色之一。「棚頭」意謂「一棚戲的開 頭」,即稱作「棚頭」;將「棚頭」與「正戲」之間,做一個巧妙銜接,等 到「棚頭」表演結束,隨即是真正的好戲上場。「棚頭」之內容包括客家俚語、諺語、師傅話、啦翻歌、令仔、雙關 語及對聯等,多詼諧逗趣,充滿節奏韻律,或以相褒方式進行。以「說」為主配合打竹板有節奏的即興表演,意在吸引觀眾目光,最後再由表演者帶入即將演出的故事,最後才開始正式演出。

本集邀請彭鈺雯老師來跟大家解說,鈺雯老師是新竹縣竹東鎮人,自幼喜愛唱山歌,七歲起隨著父親參加客家山歌歌唱比賽得獎無數,並曾獲男女對唱組冠軍及84年臺灣區山歌比賽 超級組冠等,83年以客家歌曲結合舞蹈,錄製全國首張客家歌舞伴唱帶。85年起從事推廣母語,教授客家歌謠,經常參與各機關社團等公益活動演出,對客家文化及歌謠之推廣不餘遺力。

彭鈺雯老師(前方講師)對客家文化及歌謠之推廣深負使命感

彭鈺雯老師(前方講師)對客家文化及歌謠之推廣深負使命感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