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邀請輔導室主任雅筑老師,聊起她從桃園到臺東的教學旅程。這位原本對海並不熟悉的老師,從城市走進東海岸,在陪伴學生親海、識海的過程中,也慢慢學會了與海為友、與自然共呼吸。
雅筑主任分享,小時候對海的印象只是「黑黑的、泥狀的海岸線」,直到成年後在東澳第一次划獨木舟,那次逆風而行的經驗讓她深刻體會到「不能停下來」的力量。她說,那是一種專注與耐心的修煉,就像教育工作,雖然艱難,卻在不放棄的每一刻,看見自我突破的可能。
在長濱國中,她從陪伴學生學潛水、認識生態,到逐步參與學校的海洋教育課程,看見孩子們在自然中成長的樣貌。這裡的學生不像都市孩子那樣競爭激烈,反而多了幾分包容與體諒。雅筑笑說,也許是因為靠海而生,他們懂得隨風而行,也懂得在不可預測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節奏。
學校的課程設計以階段性引導為核心:七年級從浮潛認識海洋生態,八年級利用竹子、浮桶和童軍繩打造簡易船隻,九年級則親手乘著獨木舟出海。從陸地走向海洋,是一次次勇氣的疊加,更是一段段與大自然共學的旅程。
「長濱的孩子們在浪潮裡學習,也在浪潮裡找到自己。」這場從山到海的教育實驗,不只是學習的歷程,更是生命的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