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長來作客

S4-EP31 鬆動教育的框架:從閱讀到行動的暑期對話

2025/07/30
邀訪來賓:毛慧莉 臺東縣豐榮國小校長
單元介紹

暑假,是學生放鬆的季節,也是老師與行政人員沉澱與充電的重要時刻。

在這段難得的空檔中,有一群教育現場的工作者,選擇不只是休息,而是透過共備、透過培力、透過小組學習,讓自己在教學與思維上,再一次被點燃與翻新。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毛校長如何在這個暑假,參與「瑩光教育協會」舉辦的培力活動,用深度學習與團體對話,為自己也為學校的未來注入新的動能。

 

上段節目從校長參與「瑩光教育協會」的心得展開,強調教育工作者持續學習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校長分享了她如何從過去對SDGs、ESD和PBL等概念的獨立理解,透過協會的陪伴式學習和團體對話,清晰地將它們串聯起來,將SDGs視為教學內容的目標,ESD視為培養學生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而PBL則是引導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透過實際案例和教學反思,毛校長鼓勵教師們在日常教學中融入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批判性思考與合作溝通能力,並強調鼓勵學生表達想法、讓他們自我覺察的重要性,而非僅限於知識傳遞。

 

下段節目核心討論圍繞著共讀《設計,讓世界變得更好》這本書中提出的「人造物」概念,強調社會與教育現場的許多規範、制度甚至習慣都是人為建構,因此具備鬆動與改變的可能性。校長分享了她在閱讀此書後的啟發,特別是如何透過反思現況的根本問題,而非僅處理表面症狀,並鼓勵願意與他人對話共學,以激發新思維。校長分享教育現場的實例,例如如何看待學校評鑑與學生行為,並呼籲教育者應避免刻板印象,深入理解學生的獨特視角,最後提出「做更好的自己」的理念,強調自我覺察、調適與管理的重要性,以促進個人乃至整體社會的進步。

臺東縣豐榮國小校長毛慧莉的分享讓我們聽見教育領導者誠實自省、積極學習的態度

臺東縣豐榮國小校長毛慧莉的分享讓我們聽見教育領導者誠實自省、積極學習的態度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