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客委會希望培養客家青年的國際視野與社會關懷精神,首次辦理「客家青年國際志工服務團」,7月30日至8月9日前往泰國曼谷與春武里省等地的社區拜訪,訪問劉芷榕、陳羿瑄、彭筠茹團員分享拜訪泰國客家同鄉會與泰國法政大學學生共同參與社區行動的經驗和感想,拜訪泰國客家同鄉會時候,鄉親長輩表示,移民第二代已經不會講客語了,體會文化傳承的珍貴和脆弱;另外看到泰國物價便宜,公廁比預期設想的乾淨,即使交通壅塞也不會亂按喇叭,只是騎機車後座者沒戴安全帽;參加完活動,了解許多事情要保持彈性要隨機應變,不僅是付出服務幫助他人,還要傾聽理解尊重他,人還有反思與世界的關係。
同時訪問彭筠茹母親陳莉萍老師,和陳羿瑄母親劉純汝老師,莉萍老師準備了傳統黑砂糖肥皂贈送給素瑪莉會長表達家長的謝意;純汝老師感舉辦有意義的活動,讓孩子增廣視野學習良多。
2、「生趣个老古人言」:訪問台北客家書院張淑玲老師分享老古人言客家師傅話「等雞公生卵-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