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公視在2019年3月底推出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嗎?這齣戲掀起大家對台劇的關注度,而除了劇本、演員和收視表現亮眼之外,《我們與惡的距離》獲得許多人共鳴的地方是:以各種形式的精神疾病與犯罪樣貌的情節,揭開長年來台灣社會各種悲劇事件背後的傷害,同時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以悲劇之名的各種「正義」的討論,本身是否是另一種無形的、偏頗的刀刃呢?
當我們在一起悲劇事件發生的時候,其實是很容易陷入善與惡、受害與加害、正常與生病的二分法思考,而這些正是以「標籤」簡化「理解,加深社會對立的盲點。我想說的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們長年來被汙名化,許多人直覺認為他們是危險的。當然,在這麼可怕的事件發生的時候,是會讓人緊張害怕的,但或許需要檢討的不是疾病而是制度,要做的或許是陪伴與理解,而不是將人關進司法精神病院的牢籠裡。
本集《城市的光影》將邀請到心生活協會的夥伴郭婉如、朱恩慈分享關於精神疾病的故事與經驗,同時也再一次帶領我們認識心生活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