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海洋09/11節目介紹:
一.《閱讀海洋科普書》單元:
主題: 能源與海洋保育如何兼顧
過去被稱為中華白海豚,目前已被正式更名的台灣西海岸特有亞種「台灣白海豚」,有五大生存威脅,包括棲地消失、環境汙染、非友善漁法、淡水入注流量減少等,如今又加上離岸風機的架設,第五項生存威脅的噪音,將直接衝擊到已經僅剩不到70隻,被國際列為極度瀕危的白海豚的滅絕與存續。
許多保育專家都感到憂心,生理構造對水下噪音特別敏感的鯨豚,噪音影響範圍廣達80公里,然而風機的架設場址距離白海豚棲息地卻僅僅500公尺,去年環評雖已調整至1000公尺,但國內環團與國際專家的經驗均認為這樣的距離、包括水下噪音減緩措施等,根本不夠。究竟風機建造的場址,應該距離白海豚棲地有多遠,方可減少對其存續之威脅?
國內學者多表示,應該用更審慎的方式,來放大風機的監測範圍,但由於我國對風機實務經驗不足,風機開發對鯨豚的影響更缺乏研究,有風機開發經驗的國外研究者就表示,台灣是最適合漂浮式風機的國家,浮動的風機架設在漂浮平台上,將可以不受一般固定式離岸風機海底打樁的限制,只要移至距離海岸更遠的深海處,就能避開白海豚的棲息地。
來賓:
媽祖魚保育聯盟創會理事長- 陳秉亨
二.《聽海洋說故事》單元:
主題: 以綠色養殖實踐愛海洋愛土地之路
全球氣候劇烈變遷、「永續、ESG」儼然是熱門關鍵字,成為企業投資經營的課題,將ESG做為企業永續發展的方針。成立24年的Hi-Q中華海洋生技;以Hi-Q (High Quality)為品牌,秉持高品質、高規格、高標準自我要求,打造褐藻研發的海洋生技品牌;將每一位消費者當作是自己的家人,呵護健康從心出發,根留台灣,並將ESG永續精神注入企業DNA,創造友善大地的厚道企業。
結合食物、生態循環、綠能、形成一個前瞻型「新生技業循環網絡」,是Hi-Q中華海洋生技的承諾,以CSR企業社會責任出發,落實ESG 永續精神;秉持自然、健康、快樂的理念落實循環經濟,用心經營每一個環節,呵護每一個消費者的健康。
從養殖起家,中華海洋生技投入專利科技研發,打造免換水「生態循環水養殖系統」,由內而外導入永續循環概念,除了省水、更少了一般養殖業常見的大量抽取地下水及排放養殖廢水的問題,保護海洋生態免於汙染,更間接緩解地層下陷問題,珍愛土地永續循環。新建的「室內東星斑養殖廠」,榮獲第11屆國家企「新創獎」,更於2021年獲頒「新創獎-精進續獎」, 未來擬與光電業者策略聯盟,發展漁電共生綠能養殖。
來賓:
中華海洋生技董事長- 張永聲
三.《為海洋讀一首詩》單元
〈沒有碼頭的海——給和我一起做物流的詩人朋友〉 王柄富
2022.11.14 鏡文化官網
他們在意的是體積,我們感受到的
是重量。雙十一,雲端購物仰賴人間牛馬
你讓纖細的手腳指揮身體,起立蹲下
我們就是水手,在沒有海的碼頭
掩護體積和重量,專精移動
一台台小船,大風吹拂著貨物
你珍愛的馬匹堆滿鹽粒,已不再輕盈
在沒有濕氣的海,水手以乾燥的心
遷就身外之物,讓這一個個紙箱子
長回樹的脊椎。你不知道他們的來處
更好的是他們去哪裡
你也不在乎。因為乾燥的心專精麻木
像駱駝穿越沙漠,像魚類的眼睛通過
無意義的水草:我們的十指
今日所有的把握與放棄
和我們都沒有關係。當你走出這個碼頭
回到你的海:夜深之中,風的唇語
只對你,就連月光也充滿意義
照亮你堅持住的身體
和容易動搖的心,像水面柔軟、善感
容許我們展開交談,不為了輕重
或者移動,只為重新認識我是個人
而你是我的朋友。黑暗中我會認得
你發亮的眼睛:脆弱、自由
讓月光的燈絲深入這條筆直的道路
往上繼續,摸不到的星星依舊裝飾
高處的懸崖——沒有生命不是可愛
且痛苦的水手,在沒有碼頭的海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傾聽海洋即時線上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傾聽海洋播出後線上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