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傾聽海洋

綠色能源與保育如何雙贏.海洋運動家的冒險與教育

2025/08/28
邀訪來賓:陳秉亨 媽祖魚保育聯盟創會理事長 / 陳建文 海洋大學教授 / 譚洋 詩人
單元介紹

傾聽海洋08/28節目介紹:

一.《閱讀海洋科普書》單元:


主題: 綠色能源與保育如何雙贏

過去被稱為中華白海豚,目前已被正式更名的台灣西海岸特有亞種「台灣白海豚」,有五大生存威脅,包括棲地消失、環境汙染、非友善漁法、淡水入注流量減少等,如今又加上離岸風機的架設,第五項生存威脅的噪音,將直接衝擊到已經僅剩不到70隻,被國際列為極度瀕危的白海豚的滅絕與存續。

許多保育專家都感到憂心,生理構造對水下噪音特別敏感的鯨豚,噪音影響範圍廣達80公里,然而風機的架設場址距離白海豚棲息地卻僅僅500公尺,去年環評雖已調整至1000公尺,但國內環團與國際專家的經驗均認為這樣的距離、包括水下噪音減緩措施等,根本不夠。

究竟風機建造的場址,應該距離白海豚棲地有多遠,方可減少對其存續之威脅?「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呼籲政府,應於風機開發前,就進行示範機的營造期/運轉期的噪音模擬監測,妥善制定後續完備的建造計畫,盡可能以高標準來避免「生態保育」與「永續能源」之發展形成兩相牽制的局面。

國內學者多表示,應該用更審慎的方式,來放大風機的監測範圍,但由於我國對風機實務經驗不足,風機開發對鯨豚的影響更缺乏研究,有風機開發經驗的國外研究者就表示,台灣是最適合漂浮式風機的國家,浮動的風機架設在漂浮平台上,將可以不受一般固定式離岸風機海底打樁的限制,只要移至距離海岸更遠的深海處,就能避開白海豚的棲息地。

來賓:

媽祖魚保育聯盟創會理事長-   陳秉亨

 

二.《聽海洋說故事》單元: 


主題: 海洋運動與海洋教育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副教授陳建文日前以亞洲地區首位的身分,成功取得美國獨木舟協會(ACA)海洋獨木舟最高第五級教練的證照。陳建文本身熱愛海洋與海相關領域教育,他曾以雙人獨木舟挑戰從台灣過黑潮划行至日本石垣島成功。ACA海洋獨木舟L5證照考核必須在湧浪高於2米、岸際捲浪高於1.5米、平均風速高於20節與流速大於4節的海況條件中,在指定的環境內包含礁石區、流區、岸際捲浪區及開放海域中完成控船、自救、救援、拖帶、教學與長航等指定科目,全數指標都必須通過且達到優異(Exceed)的等級,才能獲得第五級的教練認證資格。

陳建文熱愛海洋探索,他曾以單人獨木舟成功挑戰從台灣過黑水溝到澎湖、台灣至北方三島、蘭嶼至綠島、綠島至長濱等;也曾以雙人獨木舟挑戰成功從台灣過黑潮划行至日本石垣島,為我國少數的海洋獨木舟冒險家。

陳建文表示,他將繼續致力於開放水域與海域的教育與專業師資的培訓,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和影響力,推廣和提升台灣戶外與海洋教育的品質。在其挑戰經驗中,他覺得台灣周遭開放海域與水域多變,希望未來能更有系統化的教學架構。

陳建文目前擔任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戶外與海洋風險管理專業師資培訓計畫主持人,也在海大開設海洋獨木舟與重裝潛水的課程。陳建文說,獲得最高等級教訓證照後,會進一步推廣和提升台灣戶外與海洋教育的品質和水準。

 

 

來賓:

國立海洋大學台灣海洋教育中心組長-陳建文副教授

 

 三.《為海洋讀一首詩》單元

 

〈佳樂水〉    楊智傑

《小寧》

 

送我們回到這裡。失速的浪板

安靜的雨

這樣,吻著玻璃罐

 

一寸寸浮球的心

沒有刻度,任海浪在內與外輕擊

 

猶如前生那微弱,意志

透明的花瓣

敞開

在我們肩下,向晚的亞熱帶

撐開夏末零星的洋傘

讓暮色合攏一切

或許我

再不曾回到岸邊?潮水些微沮喪

 

游移

可當我們沿沙灘走

 

卻覺得此刻比前生更加年輕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傾聽海洋即時線上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傾聽海洋播出後線上重聽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