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阿政先講臺灣

臺南建城300年02

2025/10/04
單元介紹

我上集說到2024年是臺南400年,今年是臺南建城300年,他有不同的意義,這次就是和臺南的城有關。為什麼會建城?因為所費不訾,最主要是因為朱一貴鴨母王起義,好聽說是起義,歹聽就是叛亂,現今不說起義或叛亂而是說事件,那時剛好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貴逃至溝仔尾(即今日嘉義太保)被逮,他的皇帝殿即設在今日臺南市大天后宮,借歌仔戲的皇帝服權充黃袍,所以有人戲稱;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稱永和,六月還康熙。不過雖然時間短,但是當時能將府城首長弄得心驚肉跳的走離臺南到澎湖,也是奇人。朱一貴事件評定後,巡台御史認為臺南府城隨便來一個人就可以佔領,太不安全,因此上奏章,建議將臺南府以木材(所以後來有稱木柵)來保護官邸,雍正皇帝允許,所以臺南府城一開始是以木材為城牆,今天的臺南才有東門路、西門路、南門路、北門路即因此而來,也因為城門太大,因此又設小門,所以也有小東門,小東路、小北、小西腳、小南門,這些都建於1725年,300年的歷史即是如此。清朝時期在臺南府總計有14座城門,今天臺南中西區也是最有規模的

在此補充,臺南府城是因為鄭成功(國姓爺)趕走荷蘭人,設立承天府,後來施琅佔領臺灣後,承天府改名台灣府,一直到光緒185年,才改台南府。所以如果就名稱來說,是先有台北府,還是先有台南府?答案是先有台北府。台南府是到1887年才設一省三府,台北府、台南府、台灣府,1885年時是一省兩府,台灣省、台北府、台灣府,所以過去有段時間台南府都當成台灣府,所以如果以名稱論,台北府早於台南府。明年,台南的運河100年了,台南運河是昭和大正15年,1926425日開通,叫新運河,古運河則在今天四草一帶。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