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保麗龍在台語叫草?上集說到草如果只有單一字,如雜草(tshau2)、藥草、野草等意思之外,如果用作草(tsho2),保麗龍的台語就是草(tsho2)的發音,為何保麗龍和草有關係? 在傳統市場中,常用於裝漁獲的箱子,通常稱為草箱子。這兩者的關係來自於日據時代,還沒有保麗龍的時代,要如何包裝才能避免貨物受損?過去的年代使用的是蓪草,以它來保護貨品。後來保麗龍問世,雖然物品已經不同,但是以其功能相同發音仍然沿用。蓪草又是什麼? 十九世紀時西方人特別是英國,流行使用米紙書寫、畫圖、製作假花及包裝,而這個米紙就是來自Formosa臺灣的蓪草,在臺灣的植物紀錄中有5000多種植物,十九世紀時蓪草是臺灣第一種獲得國際認證,經過分類學所取名發表的植物,蓪草又叫通脫木,是臺灣原生種植物,最早期是以中藥材使用,並以能製紙知名,也就是外國人愛用的通草紙,其特性為浸濕之後不會結團會散開,因此也有人將其作為手工藝材料,而蓪草也是新竹原住民所栽種,運至平地加工製成通草紙,很可惜因為成本關係,現今很少人知道蓪草紙的作用,也不流通於市場上了。
音量
80%